
作者:曾晓东主编
页数:237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
ISBN:978750973487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是北京师范大学课题组在2002年开始不定期推出“中小学教师发展报告”(内部资料)后,首次公开发表的年度报告。本书努力将中国中小学教师队伍的主要方面,放到国际视野中加以认识,与OECD国家的关键教师指标相比较,深入分析当前中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作者简介
课题组拟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相关教授、研究员为主要学术骨干,适当吸收地方大学研究人员、政府官员,以使课题组成员的构成更为合理、全面。本课题由北京师范大学曾晓东教授、曲恒昌教授担任报告主编:教育战略学会常务理事长李仁和研究员、教育部人事司司长管培俊为顾问,成员有:天津大学财经学院张宝贵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李克强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曹淑江教授。
本书特色
《教师蓝皮书:中国中小学教师发展报告(2012版)》是北京师范大学课题组在2002年开始不定期推出“中小学教师发展报告”(内部资料)后,首次公开发表的年度报告。
《教师蓝皮书:中国中小学教师发展报告(2012版)》努力将中国中小学教师队伍的主要方面,放到国际视野中加以认识。与OECD国家的关键教师指标相比较,深入分析当前中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本年度“教师蓝皮书”的主题是:中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阶段性,指出进入21世纪以来的第1个十年,教师队伍建设总体上已完成从短缺到均衡的转变,目前逐渐向富裕的方向发展。这在客观上要求教师队伍建设转变长期以来短缺形成的思维定势,利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契机,重新梳理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制度,包括聘任、考核、专业发展、工资晋升和退出机制等。
目录
1 教师队伍建设十年(2000~2009)001
一 教师队伍建设十年的定性描述002
二 教师队伍建设十年的定量描述007
三 发达国家教师政策的两难选择009
四 我国公共教育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012
五 教师队伍建设的定量指标设计014
Ⅱ 专题报告
2 教师资源配置的阶段性特征019
3 2000~2009年分省区教师资源配置:类型和特征049
Ⅲ 教师队伍概览
4 教师劳动力投入083
5 中小学教师的质量104
6 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性别结构129
7 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140
8 中小学教师的工作负担162
Ⅳ 专题讨论
9 教师工资指数的变化179
10 财政收入对教师队伍的支撑能力210
11 未来十年教师需求预测
——基于中小学教师劳动力队伍年龄结构数据分析221
12 报告总结235
表目录
表2-1 学生教职工比和推算出的最高生师比标准28
表2-2 1980~2009年间分城乡的小学阶段专任教师和学生数45
表2-3 1988~2009年间分城乡的初中教师和学生规模46
表2-4 1994~2009年间分城乡的高中教师和学生规模47
表3-1 2000年分教育阶段、分城县乡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师比79
表3-2 2009年分教育阶段、分城县乡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师比80
表3-3 2000年和2009年11个国家分教育阶段的生师比81
表4-1 2001~2009年分学段专任教师流动比率变化87
表4-2 2000、2009年全国分省区市专任教师数占劳动力市场百分比102
表4-3 2000~2009年中小学教育阶段专任教师及在校生规模103
表5-1 2001~2009年专科以上学历小学专任教师在城乡间分配127
表5-2 2001~2009年拥有本科以上学历初中专任教师在城乡间分布变化127
表5-3 主要发达国家25~64岁人口的高中教育和第三级教育完成率127
表6-1 2000~2009年间中小学专任教师队伍性别结构130
表6-2 2000~2009年间各个学段女性教师的规模和所占比例131
表6-3 2001、2009年分省区市小学专任女性教师所占比例及其变化132
表6-4 2001、2009年初中专任女性教师所占比例及其变化134
表6-5 2001、2009年分省区市普通高中专任女性教师所占比例及其变化135
表7-1 2000~2009年小学专任教师队伍的年龄构成变化142
表7-2 2001、2009年分省区市小学专任教师队伍的加权平均年龄144
表7-3 2000~2009年初中专任教师队伍年龄构成变化144
表7-4 2001、2009年分省区市初中专任教师队伍的加权平均年龄146
表7-5 2000~2009年普通高中专任教师队伍年龄结构构成变化147
表7-6 2001、2009年分省区市高中专任教师队伍的加权平均年龄149
表7-7 2001、2009年分城乡小学专任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变化151
表7-8 2001、2009年分城乡初中专任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变化152
表7-9 2001、2009年分城乡高中专任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变化154
表7-10 2001、2009年分省区市的小学专任教师年龄结构(1)(2001年)156
表7-11 2001、2009年分省区市的小学专任教师年龄结构(2)(2009年)157
表7-12 2001、2009年分省区市的初中专任教师年龄结构(1)(2001年)158
表7-13 2001、2009年分省区市的初中专任教师年龄结构(2)(2009年)159
表7-14 2001、2009年分省区市的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年龄结构(1)
(2001年)160
表7-15 2001、2009年分省区市的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年龄结构(2)
(2009年)161
表8-1 2000~2009年分城乡小学阶段班师比167
表8-2 2000~2009年分城乡的初中学校班师比168
表8-3 2000~2009年普通高中班师比变化169
表8-4 2002~2009年分城乡小学阶段大班额及超大班额指数变化170
表8-5 2002~2009年分城乡初中阶段大班额、超大班额指数变化171
表8-6 2002~2009年分城乡普通高中大班额、超大班额指数变化172
表8-7 部分发达国家分办别的中小学平均班额(2008年)177
表8-8 分城乡的2002~2009年中小学平均班额178
表9-1 1993~2008年的教师平均工资183
表9-2 1993~2008年我国教师平均工资增长率和总平均增长率183
表9-3 1993~2008年我国教师工资指数185
表9-4 小学教师工资与职工工资T检验及总平均增长率187
表9-5 1993~2008年我国小学教师与职工平均工资比较分析188
表9-6 初中教师工资与职工工资T检验及总平均增长率189
表9-7 1993~2008年我国初中教师与职工平均工资比较分析189
表9-8 小学教师工资与事业单位职工工资T检验及总平均增长率190
表9-9 1993~2008年我国小学教师与事业单位职工平均工资比较分析191
表9-10 初中教师工资与事业单位职工工资T检验及总平均增长率191
表9-11 1993~2008年我国初中教师与事业单位职工平均工资比较分析192
表9-12 小学教师工资与机关单位职工工资T检验及总平均增长率193
表9-13 1993~2008年我国小学教师与机关单位职工平均工资比较分析194
表9-14 初中教师工资与机关单位职工工资T检验及总平均增长率194
表9-15 1993~2008年我国初中教师与机关单位职工平均工资比较分析195
表9-16 小学教师工资与企业单位职工工资T检验及总平均增长率196
表9-17 1993~2008年我国小学教师与企业单位职工平均工资比较分析197
表9-18 初中教师工资与企业单位职工工资T检验及总平均增长率198
表9-19 1993~2008年我国初中教师与企业单位职工平均工资比较分析198
表9-20 2001~2008年我国城市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指数200
表9-21 2001~2008年我国农村教师平均工资指数201
表9-22 OECD国家15年教龄教师的相对工资水平(2008年)205
表10-1 2000~2009年每百万元财政收入与支出所负担的教师数变化212
表10-2 2001年分省区市每百万元财政收入所支撑的教师数214
表10-3 2009年分省区市的每百万元财政收入支撑中小学教师数215
表10-4 2001年分省区市的每百万元财政支出支撑中小学教师数217
表10-5 2009年分省区市的每百万元财政支出支撑中小学教师数218
表10-6 2001、2009年分省区市百万元财政收入/支出供养中小学教师数220
表11-1 2000~2009年间中国小学阶段教师年龄结构变化225
表11-2 各年龄组过去十年间留存率变化226
表11-3 各年龄组平均留存率226
表11-4 各年龄组教师留存数227
表11-5 2011~2020年小学阶段教师需求数预测228
表11-6 2000~2009年间中国初中阶段教师年龄结构变化229
表11-7 各年龄组过去十年间留存率变化230
表11-8 各年龄组平均留存率及十年间留存人数230
表11-9 2011~2020年初中阶段教师需求数预测2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