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吴福辉
页数:264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
ISBN:978730908824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吴福辉编著的《春润集》内容介绍:重读这些选文也不免感慨,并对我在许多文章里侈谈自己一代学人的过渡性质,有了新的领悟。若说吾辈“承上启下”不假,但依我看更多的是具承上性吧。试看这些选下的文字,从观点形成、史料运用、理论方法到文体风格,哪一项不是与今日学子迥异的?这里并无对或不对的是非价值判断。听说也有个别年轻人表示喜欢我的行文格调,一册《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说》一宿就读完了,不知道那是何种类型的青年。时光不能倒流,在这个电脑手机通用、网上游戏网上用语迅速让爷爷奶奶成为“傻子”的时代,即是像五四那个使三四十岁保守者变为“遗少”的社会大拐弯时段,人们的表现仍可各各不同。有赫赫有名的螳臂当车者,也有甘做土石奠基或看路拉车者,我能心仪后一种人也就不错了。一起来翻阅《春润集》吧!
作者简介
吴福辉 浙江镇海县人(今宁波市江北区),1939年生于上海。1959年起在鞍山任中学语文教员。1978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现代文学方向研究生,师从王瑶、严家炎先生,1981年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随即参与中国现代文学馆筹备,至1985年现代文学馆正式成立,历任研究室主任、副馆长,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0年完成由万寿寺老馆转移至芍药居新馆工作。1985年接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至1999年任该刊主编。曾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茅盾研究会副会长。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专攻现代讽刺小说、现代市民文学和海派、京派文学等。
主要著作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合著)《戴着枷锁的笑》《沙汀传》《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说》《深化中的变异》《多棱镜下》《插图本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散文集有《京海晚眺》《且换一种眼光》《游走双城》等。
本书特色
编订完这本“三十年集”,掩卷想来,从内心深的一个角落里禁不住发了一声叹。这叹息确有放松的意思,便如平日每在书室里郑重做完一件事情后的感觉。不过随之这体味就加了分,沉重起来,并想起在一段时间里桕熟的老作家萧乾。萧老活到九十虚岁,一生有三个“三十年”:初的三十多年写出他全部的小说和报告文学作品,中间三十年空白,像我辈一样要等到1980年代来临,遂不失时机拿起笔来,写散文,搞翻译,竟是写出他整个文学生涯中三分之二的东西!两头高,当中低,他是匹能在沙漠中行舟的双峰骆驼。我与他相比,“三十年”的空白同样触目,却是只单峰骆驼。我能有萧乾那么幸运吗?虽然至今我还在写,没有封笔,但已觉高峰逝去,写篇短文还算顺风顺水,面对正在参与的一种新型文学史的写作便常感笔下枯窘,累了。“三十年”会不会即是我的一世呢?
目录
自序
一九八一
现代病态知识社会的机智讽刺——《猫》和钱钟书小说艺术的独特性
一九八二
怎样暴露黑暗——沙汀小说的诗意和喜剧性
中国心理小说向现实主义的归依——兼评施蛰存的《春阳》
一九八三
提倡个人编写文学史
一九八六
在与世界文学潮流的联结中把握传统——茅盾的民族文学借鉴体系
一九八七
乡村中国的文学形态——《京派小说选》前言
一九八九
大陆文学的京海冲突构造
最后的和最初的日子
一九九〇
深化中的变异: 三十年代中国小说理论与小说
一九九一
《张爱玲散文全编》序言
梁遇春:“酝酿了一个好气势”
一九九二
我为沙汀作传
一九九三
老中国土地上的新兴神话——海派小说都市主题研究
一九九四
一株遒劲独立的老树
都市乡间的永久徘徊——徐香港时期小说论
一九九五
封面女郎和学院脸孔
王府井·霞飞路·京都花见小路
一九九六
书刊广告琐谈
话说信件
一九九八
我的小学,我的白杨树
还堪回首的青春岁月
一九九九
中国左翼文学、京海派文学及其在当下的意义
二〇〇〇
海派的文化位置及与中国现代通俗文学之关系
二〇〇一
台北的“上海热”
寻访延陵吴
二〇〇三
多棱镜下有关现代上海的想象——都市文学笔记
二〇〇四
镇海老屋
二〇〇五
《郁金香》发现始末: 无心插柳柳成荫
二〇〇七
《家》初刊为何险遭腰斩
“主流型”的文学史写作是否走到了尽头?(现代文学史质疑之三)
二〇〇九
《插图本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自序
二〇一〇
没有你,我将干枯无倚——纪念北大中文系百年系庆
农民大众文学与市民大众文学并存的新局面——谈1940年代文学全景中的重要一角
二〇一一
透过解说与检讨的表层——丁玲《关于〈在医院中〉》的阅读札记(石斋语痕之四)
中国文学城市与我的四城记忆(石斋语痕之六)
附录1 我也穿过松紧不同的鞋子
附录2 学术年表(1978—2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