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吴福辉著
页数:276页
出版社:河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6493413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为吴福辉先生《石斋语痕》一书的接续, 是其在文学史方面的文字合集, 主要收录了吴先生在河南大学学术刊物《汉语言文学研究》“石斋语痕”专栏中的文章, 内容包括: 关于汪曾祺小学生读本的通信 ; 作家排名和文学史叙述等。
作者简介
吴福辉,1939年生于上海。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研究生,1998年始担任博士生导师至今。治中国现代文学史,专攻现代讽刺文学、市民文学和京海派文学。中国现代文学馆成立后,历任研究室主任、副馆长等职。曾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副主编、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茅盾研究会副会长。长期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与河南大学合建的博士点工作。主要著作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与钱理群、温儒敏合著)、《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说》《沙汀传》《带着枷锁的笑》《且换一种眼光》《京海晚眺》《游走双城》《深化中的变异》《插图本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多棱镜下》《春润集》《中国现代文学编年史(1928-1937)》(主编)等。
目录
自序
勾勒文化地图
汪曾祺《异秉》细读
关于汪曾祺小学生读本的通信
作家排名和文学史叙述
《叶圣陶全传》作为人物传记的标准及写法
从开题到论文修改:文学教育资料一角
从生活手记看50年代“文青”的写作姿态
现代文学家传记杂谈
我的阅读史和你们的阅读史
现代文学史不必定要以一部作品为开端
旧时上海文化地图:“看张”读书笔记之一
旧时上海文化地图:“看张”读书笔记之二
旧时上海文化地图:“看张”读书笔记之三
听“淞南山歌”有感
流转文史学风
三十年市民通俗小说新订三章
晚清文学现代环境的形成
湘西文化·民族重造·两性表达
新文化运动“反传统”漫议
文学阅读与全民素养
学术环境的风气、传承与改造
《中国现代文学编年史》和我的文学史观
藏书票与中国现代文学
现代作家故居琐谈
序跋留住时光
《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说》新版前言
陈啸海派散文研究书序
尹诗海派话剧研究书稿序
费冬梅沙龙研究书序
朱惠民《白马湖文派短长书》序
赵焕亭现代作家传记研究书序
汪应果《北方的白桦树》序
《低分子酒精的飘飞》后记
徐昌才语文创意教学书序
《博览群书》名家名作栏目编者按四则
广告编年文学史(1928-1937)前言
广告编年文学史(1928-1937)后记
追念延缩年华
生命因悲哀而庄严
生命也因质朴而美丽
始于茅盾、终于茅盾
老而弥坚,生命常青
我与《中华读书报》的文字缘
我心目中高张学术大旗的《文评》
五十年代中期所写生活手记
择路:回想1978年那场考研
在北大听讲演
勾勒文化地图
汪曾祺《异秉》细读
关于汪曾祺小学生读本的通信
作家排名和文学史叙述
《叶圣陶全传》作为人物传记的标准及写法
从开题到论文修改:文学教育资料一角
从生活手记看50年代“文青”的写作姿态
现代文学家传记杂谈
我的阅读史和你们的阅读史
现代文学史不必定要以一部作品为开端
旧时上海文化地图:“看张”读书笔记之一
旧时上海文化地图:“看张”读书笔记之二
旧时上海文化地图:“看张”读书笔记之三
听“淞南山歌”有感
流转文史学风
三十年市民通俗小说新订三章
晚清文学现代环境的形成
湘西文化·民族重造·两性表达
新文化运动“反传统”漫议
文学阅读与全民素养
学术环境的风气、传承与改造
《中国现代文学编年史》和我的文学史观
藏书票与中国现代文学
现代作家故居琐谈
序跋留住时光
《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说》新版前言
陈啸海派散文研究书序
尹诗海派话剧研究书稿序
费冬梅沙龙研究书序
朱惠民《白马湖文派短长书》序
赵焕亭现代作家传记研究书序
汪应果《北方的白桦树》序
《低分子酒精的飘飞》后记
徐昌才语文创意教学书序
《博览群书》名家名作栏目编者按四则
广告编年文学史(1928-1937)前言
广告编年文学史(1928-1937)后记
追念延缩年华
生命因悲哀而庄严
生命也因质朴而美丽
始于茅盾、终于茅盾
老而弥坚,生命常青
我与《中华读书报》的文字缘
我心目中高张学术大旗的《文评》
五十年代中期所写生活手记
择路:回想1978年那场考研
在北大听讲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