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姜振昌
页数:288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1610563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东亚文学与文化研究(第2辑)》为青岛大学东亚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连续出版的学术丛刊创刊号。该中心是山东省教育厅“十一五”人文社会科学强化重点建设研究基地,立足中、日、韩三国,以东亚文学、文化、语言及其相互比较、影响为主要研究内容。中心成员由校内专、兼职和校外(含国外)兼职研究人员组成。中心与韩国庆尚大学、大佛大学、国民大学等高校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教师互派等方面已进行了多种方式的交流与合作,曾多次聘请国内外学者来校讲学和举办学术讲座。2006年以来,中心专职研究人员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7项,教育部项目5项,省级项目13项,国际合作项目l项。出版专著40余部,发表论文180余篇,获得各类科研奖励40余项,其中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7项,山东省高校优秀成果一等奖4项,山东省刘勰文艺评论奖1项。中心将继续开展与国内及韩国、日本学术界的合作交流,逐步强化学术研究的东亚特色,希望海内外同道能给予关心和支持。
本书特色
姜振昌和刘怀荣主编的《东亚文学与文化研究》内容介绍:在日本的固有概念中,没有一个现成的概念可以统括日本古代各体文学理论与文学评论的文献,因而不得不使用“文学理论”或“文学批评”这样的近代西化概念,来指称、统括日本传统的各体文论,于是就造成了所指与能指之间的背离,容易抹杀处在东亚汉文化圈的日本传统文学的特点。和中国一样,在日本传统文学中,“文”是统括一切文学现象及各类文体的最高范畴,因此日本传统文学中的一切关于“文”的议论、评论和言说,顺理成章地应称为“文论”。“文论”这个汉语范畴所指很明确,包容性与弹性更强,既可以涵盖“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两种形态,也可以超出“文学”范围,延伸至“文艺理论”与“文艺评论”的范围。而且,我们说“文论”这一汉语概念适用于日本,也是因为日本古代文论的源头在中国。
目录
日本古代文论的成立及其特点
136种韩国诗话与中国典籍之关系
曹丕“文气说”的诗学价值
初唐诗格兴起的创作缘起考索——以贞观年间朝堂诗赋创作为例
《诗人玉屑》“义理”辩证
汉诗研究
日本狂诗艺术特征论
日本汉诗引证中国历史典故得失刍议
高丽汉诗兴盛原因的再探讨
作家作品研究
《琴诗》的妙理与法螺的妙音
苏雪林文学批评的史识与文心
异类有情堪晤对——论《聊斋志异》异类题材的新创造
“仕金宋儒”诗歌风格浅析
流寓伪满洲国的日本作家
同是东亚寂寥人——鲁迅和大江健三郎小说人物比较研究
文化研究
论朱之瑜的经伦思想
“女性原本是太阳”——平塚雷鸟“反叛”中的“女性发现”
隋唐文化在日本的传播及影响
魏晋至唐五代齐地方术与道教的发展
语言研究
韩国传统的汉字教育、教材简介
《千字文》中的中朝日汉字音比较
雅书在古朝鲜半岛的传播初探
战后日本的人名用汉字字体问题
研究综述
冯梦龙的生平、“三言”及文艺思想研究综述
近三十年《老乞大》诸版本研究综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