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日干配错幅-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比例尺1:250000

封面

作者:曾庆高. 主编

页数:205

出版社: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

ISBN:978756252498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地质调查局下达的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任务,按基础地质调查与科研相结合开展工作,测区位于西藏北部,属藏北高原湖盆区,为东经85。30‘00”一87。o0’o0”、北纬32。00’00”一33。o0.oo”。完成填图面积15
650kin,,测制剖面185.55kin,地质路线4 400km,采集各类样品3
000余件。报告分正文、附件、附图三大部分。查明了测区地质构造格架及主要构造形迹的基本特征,合理划分了测区构造单元,对测区内不同构造层次的构造变形样式作了较系统研究。查明了班公错一怒江结合带和拉果错一阿索带的空间展布和几何结构。

   
地层研究方面取得了新进展,在羌塘地区新发现了重要的早古生代地层,重新拟定了羌南侏罗系地层,解体了原日干配错群,将其划分为日干配错组和色哇组;结合带内恢复巫嘎组地层单位等。蛇绿岩方面:识别出洞错蛇绿岩和拉果错蛇绿岩,新发现了堆晶岩、斜长花岗岩、辉长辉绿岩墙群等蛇绿岩单元。从北向南分别划分了3个岩浆带,新获得岩体同位素年龄数据10多个,较系统地研究了侵入岩的岩石类型、矿物学、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了浅层地壳结构的变形特征,对测区羌塘造山带事件谱系结构与构造系统以及班公错结合带的时空结构的构造属性进行了系统探讨。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中国地质调查局下达的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任务,按基础地质调查与科研相结合开展工作,测区位于西藏北部,属藏北高原湖盆区,为东经85。30‘00”一87。o0’o0”、北纬32。00’00”一33。o0.oo”。完成填图面积15
650kin,,测制剖面185.55kin,地质路线4 400km,采集各类样品3
000余件。报告分正文、附件、附图三大部分。查明了测区地质构造格架及主要构造形迹的基本特征,合理划分了测区构造单元,对测区内不同构造层次的构造变形样式作了较系统研究。查明了班公错一怒江结合带和拉果错一阿索带的空间展布和几何结构。

   
地层研究方面取得了新进展,在羌塘地区新发现了重要的早古生代地层,重新拟定了羌南侏罗系地层,解体了原日干配错群,将其划分为日干配错组和色哇组;结合带内恢复巫嘎组地层单位等。蛇绿岩方面:识别出洞错蛇绿岩和拉果错蛇绿岩,新发现了堆晶岩、斜长花岗岩、辉长辉绿岩墙群等蛇绿岩单元。从北向南分别划分了3个岩浆带,新获得岩体同位素年龄数据10多个,较系统地研究了侵入岩的岩石类型、矿物学、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了浅层地壳结构的变形特征,对测区羌塘造山带事件谱系结构与构造系统以及班公错结合带的时空结构的构造属性进行了系统探讨。

   
本项目的设计、野外地质资料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评审、验收,都被评为“优秀”级。报告初审由西藏自治区地质调查院评审,被评为“优秀”级。终审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调中心评审,被评为“优秀”级。报告最终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调中心审查认定。

目录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项目目标任务
 第二节  测区位置与自然地理条件
 第三节  前人研究程度
 第四节  项目工作概况
第二章  地  层 
 第一节  特殊群(杂岩)一一吉塘岩群
 第二节  奥陶系一一塔石山组
 第三节  二叠系
 第四节  三叠系
 第五节  侏罗系
 第六节  白垩系
 第七节  古近系
 第八节  新近系一一康托组
 第九节  第四系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日干配错幅-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比例尺1:250000》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268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