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集聚·分化·整合:1927-1937年苏州城市化研究

封面

作者:方旭红著

页数:353

出版社: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

ISBN:978756500626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人口集聚与人口结构:苏州城市化的计量分析、苏州城市化动因探析、功能转换与城市空间的拓展和更新、现代城市生活方式的演化生成等。

作者简介

1970年出生,安徽肥西人,历史学博士,华侨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1993年合肥学院中文系毕业进入企业从事管理工作,1999年考入安徽大学历史系攻读硕士学位,2002年考入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攻读博士学位,2005年博士毕业进入华侨大学旅游学院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文化遗产管理与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旅游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跨境旅游等。近年来,主持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泉州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参与省部级社科基金1项,先后在《社会科学》、《江苏社会科学》、《安徽史学》、《安徽大学学报》、《中国旅游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4篇论文分别被《新华文摘》、《光明日报》等摘要转载,1篇论文被《剑桥科学文摘》收录。

本书特色

方旭红所著的《集聚分化整合——1927-1937年苏州城市化研究》以苏州为考察对象,研究了1927~1937年间苏州出现的初步的城市化潮流,具体表现为:人口较快增加,由1927年的26万余人增加到1935年底的约39万人;人口结构趋于复杂化,家庭规模趋小,人口“异质性”增强;职业分化细密,职业结构趋于复杂;人口性别比偏高;人口素质有所提高,妇女受教育机会增多;宗教信仰较为多样。1927~1937年的苏州已经出现了城市化过程中特有的集聚、分化、整合连锁效应。苏州兴起的城市化潮流,既取得了一定的历史发展,也存在着诸多不足,给人以良多历史启示。

目录

第一章 人口集聚与人口结构:苏州城市化的计量分析
 第一节 人口集聚:城市化的量标
 第二节 人口结构:人口积聚形式的量化分析
  一、家庭结构
  二、职业结构
  三、性别、年龄、教育、宗教信仰结构
  
 第二章 苏州城市化动因探析
 第一节 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现代转变
  一、苏州城市化的历史基础
  二、传统手工业日趋分化
  三、现代机器工业有所发展
  四、商贸金融业现代转换
  五、旅游业渐次兴起,旅游经济初现端倪
 第二节 现代交通通讯网络初步形成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集聚·分化·整合:1927-1937年苏州城市化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259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