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齐学红,杨渝东主编
页数:14,309页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53349995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生活世界与文化传承
内容简介
本书以生活世界与文化传承为核心命题, 从教育人类学理论研究、田野研究、学校文化实践等多层面, 呈现生活世界的丰富性、开放性, 以及学校、地方、社会中文化传承的多元生态。从研究的类型来看, 兼及人类学的一般理论和其他相关研究, 包括理论前沿、田野报告、经典选读、学校案例、学术动态。旨在推进教育人类学的学科建设和最新研究成果的推介和传播。建立一个以教育人类学为中心, 同时与教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科学进行深度对话的学术平台, 推动教育人类学在中国的理论发展和经验研究, 积极与国际教育人类学研究展开对话, 提升中国教育人类学的整体水平。
作者简介
齐学红,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jiaoyubu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社会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班主任研究中心主任。现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江苏省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人类学、道德教育、教育社会学,出版个人学术专著七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承担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多项。
杨渝东,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曾任韩国首尔国立大学社会科学院比较文化研究所访问研究员。现任中国民族学学会理事,中国教育人类学学会副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亲属人类学、家庭社会学、苗族文化研究、中韩宗族社会比较研究,出版专著一部,译著(包括合译)五部,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
目录
“禅让制”下的教育雏影 张北北
后教育时代下的新人种演化
——农耕文明到海洋文明下的教育 毕世响
儿童的“未来”与“现在”的学校空间生产
——基于社会空间生产理论视域的分析 欧阳小蝉 齐学红
“十七年”时期身体学习的图像学考察 王利平
田野研究
后疫情时代教育生态环境协同育人路径
——基于某高校本科生线上学习状况的追踪调查 张可煜 樊秀丽
如何做家长:一个妈妈的自我民族志研究 邓子鹃
深入“生活世界”:一部乡村青年特岗教师微观成长史的田野叙事 王瑞
新生代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困境的教育人类学考察 付维维
经典选读
诺苏现代化进程中的得与失
——评《我的凉山兄弟:毒品、艾滋与流动青年》 付璇 胡啸天
如何给无价的孩子定价?
——读《给无价的孩子定价:变迁中的儿童社会价值》 蒋兴梅
何以超越:儿童人格教育的审思与建构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与思 宫婷婷
一场自己改变自己的劳作
——读《回归故里》 邓莹
“礼物交换”背后的中国礼俗社会与教育小社会 任方芳
学校案例
地方中小学校的文化传承道德自觉与历史责任
——以泉州地区南音文化教育为例 余天琦
上海市H中学年级组管理文化的人种志研究 崔玉强
学术动态
深扎中华文化传承田野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第九届全国教育人类学学术年会综述 陈泽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