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高效能员工的工作习惯

封面

作者:戴冠宏

页数:214

出版社:中国长安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

ISBN:978751070478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高效能员工的工作习惯》总结了成就高效能的十二个方面,其内容包括:珍惜工作、高效工作、善于合作、积极主动、重视细节、勇于担当、勤奋好学、专注认真、立刻行动、勇于创新、懂得感激、劳逸结合等方面。书中结合大量经典案例与故事,提炼和总结出了优秀员工应具备的工作习惯,观点简约睿智,让读者得以在轻松的阅读中对照、思考、学习和借鉴,以优化自己的工作习惯和行为方式。

作者简介

戴冠宏,全球华人五百强讲师;中国美容经济革新者五十人;中国企业教育培训五十强培训师:《生命源动力》系列课程创始人;畅销书《引爆团队领导力》作者;2006年度中国十大实战派培训师;中国著名领导力与团队建设训练专家:2011年度培训行业最受欢迎的十大名师。  现任:  国内多家培训机构特聘首席教练  国内多家企业团队建设首席顾问  深圳市博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  世界华人商务中心联合总会常务理事  世界弘扬关公文化总会副秘书长兼教育顾问  近十年来,戴冠宏教练从事企业管理咨询、品牌战略定位,人力资源整合、领导力训练、团队建设,帮助数十家企业打造成为卓越品牌的企业,累计演讲达到800多场,学员人数达到三十多万人。

本书特色

“习惯”就是平时的点滴养成,然而,正是这些“点滴”堆积成了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全部。
因此,养成“点滴”的高效工作习惯是成功者的一种必然选择。
好习惯是业绩倍增的放大器·好习惯是职场晋升的登天梯
世界500强企业奉为圭臬的员工培训经典
不良习惯是平庸与失败的诱因,高效习惯是优秀与成功的基石。
企业的生产力来自于每个员工都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戴冠宏教练的《高效能员工的工作习惯》一书正是有效提升企业员工工作习惯和工作效率的员工培训读本。
——人脉源国际控股集团董事长(陈君镇)

成功源于好的习惯,一个杰出的团队也正是如此。本书正如一面镜子,可以令每一位员工都能够清晰地看清自我、完善自我、跨越自我。
——广东四海集团行政总裁(何志雄)

好习惯成就好未来,高效的团队源于每一位队员都能够把自己优秀的习惯投入到工作中,本书呈现的正是一个高效团队员工所必须具备的好习惯,非常值得阅读学习。
——福建国辉集团董事长(杨国辉)

企业与企业的竞争就是员工综合工作能力所产生的工作效益的竞争,相信戴老师编写的本书一定能够帮助你的员工在工作习惯上得到很大的改善。
——中青旅山水酒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蔡海洋)

作为一个优秀的企业领袖,不仅仅要关心员工工作和生活,更要关心员工的素质成长和好习惯的养成,本书是一本全面提升员工素质与习惯的书籍,非常值得一读。
——水立方(香港)投资管理集团董事长(朱向荣)

培养员工的好习惯比培养他的专业技能更重要。戴老师编写的《高效能员工的工作习惯》一书正是一套全面培养员工好习惯的系统,相信会让许多人因此受益,
——欧色时装(杭州)有限公司总经理(金巧敏)

目录

习惯一:珍惜工作——把职业当作终身的事业把每一份工作都当作自己的事业对工作保持无与伦比的热忱把敬业培养成为自己的习惯勤奋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做出不凡的业绩工作要“竭尽全力”而不是“尽力而为”没有不好的工作,只有不好的态度习惯二:高效工作——合理利用时间,要事第凡事先确立目标,并尽量使其可视化处理事务能分清轻重缓急珍惜工作时间,充分利用每一分、每一秒不“凭感觉办事”,而“按计划办事”工作日清日结,不留后遗症养成使用“日常备忘录”的习惯给自己的工作设定期限习惯三:善于合作——借助众人的智慧解决问题与同事相互信赖,友好合作借助他人之力解决工作中的问题追求双赢是团队合作的基石要有自己的“节拍”,更要与团队“合拍”集思广益,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既能当主角,也能当配角习惯四:积极主动——把工作干在老板预期之前培养自动自发工作的习惯老板在与不在都积极工作总是提前10分钟做准备积极尝试用新方法替代旧方法跳出员工的身份思考问题不断挖掘自己的积极因素拒做“按钮型员工”习惯五:重视细节——工作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关注细节,见微知著把小事做细,把细事做透……习惯六:勇于担当——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找方法习惯七:勤奋好学,不断地为工作注入“新鲜血液”习惯八:专注认真——工作就要一丝不苟地深挖习惯九:立刻行动——保证执行力才能提升工作效率习惯十:勇于创新——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习惯十一:懂得感激,带着感恩的心态去工作习惯十二:劳逸结合,巧妙把握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点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高效能员工的工作习惯》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258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