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随附物理主义的弱化与进化

封面

作者:冉奎 著

页数:26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52274327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随附物理主义的弱化与进化

内容简介

心身关系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问题,说它古老,是因为它可以追溯到哲学产生以前,人们在思考身体和灵魂的关系时,这个问题就算出现了;说它年轻,是因为到今天为止,我们对它的研究仍然算不上成熟。人类对这个问题的探讨,不仅在哲学领域产生了实体二元论、属性二元论,以及还原论、非还原论等理论模型,还在科学领域产生了心理学、神经科学、认知科学、人工智能等学科和研究方向。本书的研究对象是心身关系和心理因果,以心理因果的排他性困境为载体和线索,将心理因果问题的实质归结为我们应该接受何种心身关系模型的问题。围绕心身关系模型的问题,本书以20世纪后半期的哲学研究为基础,详细研究了以随附性概念为核心的非还原物理主义,将它的核心概念、理论立场和理论困境进行了梳理。本书提出了三个论证,否定了随附性概念中的充分性内涵,为物理属性非充分决定心理属性的结论提供了直接依据。同时,本书还提出了理解心身关系的两个视角,即全局视角和局部视角,调和了物理主义和非还原性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具有启发性的心身关系模型。

作者简介

冉奎,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本硕博毕业。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项,教育BU后期项目1项,四川省社科规划项目3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子课题负责人)。发表论文9篇,其中2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目录

第一章 随附物理主义 第一节 随附性概念的基本定义 一 随附性概念的起源 二 弱随附性 三 强随附性 四 全局随附性 五 多域随附性 第二节 不同随附性之间的关系 一 强随附性与全局随附性 二 多域随附性与单域随附性 第三节 随附物理主义 一 随附物理主义的基本思想 二 心—身随附性 第四节 随附性概念的变迁第一章 随附物理主义
第一节 随附性概念的基本定义
一 随附性概念的起源
二 弱随附性
三 强随附性
四 全局随附性
五 多域随附性
第二节 不同随附性之间的关系
一 强随附性与全局随附性
二 多域随附性与单域随附性
第三节 随附物理主义
一 随附物理主义的基本思想
二 心—身随附性
第四节 随附性概念的变迁
一 作为内禀概念的随附性
二 作为描述概念的随附性
第二章 心理因果的困难
第一节 随附因果模型
一 副现象因果与随附性因果
二 心理因果与随附因果
三 金在权对随附因果模型的自我批评
第二节 心理因果的排他性论证
一 心理因果的三个问题
二 排他性论证的原理
三 排他性论证的推理过程
第三节 消除排他性论证的一些方法
一 排他性论证与过度决定
二 消除排他性论证的因果释义进路
三 排他性论证与因果封闭性
四 一些回应
第三章 功能化还原模型的尝试
第一节 心—身关系的还原主义
一 还原主义
二 同一性与还原化说明
三 经典的还原模型
第二节 功能化的还原模型
一 理论背景
二 功能化的还原模型
三 消除说明裂缝
四 接近充足的物理主义
五 拯救感受性
第三节 功能化还原的问题
一 列举不是定义
二 功能化定义的不完备性
三 功能化还原模型的世界图景
第四章 随附性的弱化
第一节 全局随附性
一 三种全局随附性
二 全局随附性与个体随附性
三 关系属性的启示

赞助用户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随附物理主义的弱化与进化》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25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