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螺旋叶片式混输泵旋涡流与动力学特性

封面

作者:文海罡

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52262697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螺旋叶片式混输泵旋涡流与动力学特性

内容简介

本书以数值计算作为研究螺旋叶片式混输泵内部不稳定流动的主要手段,阐述了相关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详细阐述了多螺旋叶片式混输泵叶轮内部流场的旋涡结构识别和生成因素,定量分析了叶顶泄漏涡旋涡动力学特性,探究气相对于叶顶泄漏涡的时空演变与涡动力学特性的影响;总结了涡动力特性与螺旋叶片式混输泵性能的关联特性;再是通过二次流诊断理论和强弱涡理论对螺旋叶片式混输泵内流态进行深入分析,揭示了泄漏涡的断裂失稳特性、叶顶泄漏涡结构失稳二次流特性对水力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用旋涡拟能耗散理论对叶轮内旋涡拟能耗散进行了定量分析,探究了气相对叶顶泄漏涡旋涡拟能耗散特性的影响规律;基于刚性涡量的圆柱坐标分解,进一步分析了压力脉动强度与三种方向涡旋的关联特性,得出不同运行参数下各类涡旋对压力脉动的影响规律;建立了CFD-PBM耦合模型求解泵内流场参数,获得气泡尺寸分布,分析揭示了不同入口含气率、流量、转速对螺旋叶片式混输泵内气泡破碎与聚并的影响规律。本书是在近年来科研成果基础上总结提炼而成,可作为能源与动力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等领域的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的参考用书,也可作为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用书。

目录

前言第1章 绪论1.1 叶片泵内气泡演变规律概述1.2 叶片泵内介质相间作用力概述1.3 叶片泵内涡流演变规律概述1.4 本章小结第2章 螺旋叶片式混输泵非稳态流动数值计算方法2.1 数值模型2.2 数值模拟设置2.3 本章小结第3章 螺旋叶片式混输泵内涡流理论3.1 涡量理论3.2 压力脉动理论3.3 能量耗散理论前言第1章 绪论1.1 叶片泵内气泡演变规律概述1.2 叶片泵内介质相间作用力概述1.3 叶片泵内涡流演变规律概述1.4 本章小结第2章 螺旋叶片式混输泵非稳态流动数值计算方法2.1 数值模型2.2 数值模拟设置2.3 本章小结第3章 螺旋叶片式混输泵内涡流理论3.1 涡量理论3.2 压力脉动理论3.3 能量耗散理论3.4 本章小结第4章 螺旋叶片式混输泵流道内旋涡结构的识别4.1 涡识别方法的定义4.2 叶轮主流道内旋涡的生成位置与因素4.3 本章小结第5章 螺旋叶片式混输泵涡流时空演变及涡动力学特性5.1 叶顶泄漏涡时空演变及涡动力学特性5.2 叶轮主流道内旋涡运动规律5.3 运行参数对叶轮主流道内旋涡结构的影响5.4 本章小结第6章 基于涡量分解原理的叶顶泄漏涡动力学特性6.1 螺旋叶片式混输泵内涡流分布6.2 叶顶泄漏流的非定常特性6.3 基于Liutex-Omega的叶顶泄漏涡时空演变6.4 基于刚性涡量输运方程的涡动力学特性6.5 本章小结第7章 基于二次流控制理论的叶顶泄漏涡失稳特性7.1 叶顶泄漏涡的结构特性7.2 叶顶泄漏涡“形成-破碎-复现”机理7.3 螺旋叶片式混输泵内二次流动机制7.4 螺旋叶片式混输泵内PRG特性对水力性能以及能量损失的影响7.5 本章小结第8章 螺旋叶片式混输泵叶顶泄漏涡旋涡拟能耗散8.1 叶轮流道内旋涡拟能耗散8.2 叶顶间隙与叶轮表面旋涡拟能耗散8.3 叶顶泄漏涡时空演变中旋涡拟能耗散8.4 本章小节第9章 螺旋叶片式混输泵内涡流与压力脉动特性9.1 螺旋叶片式混输泵内涡流特性与湍动能9.2 螺旋叶片式混输泵内涡流与气相的瞬态特性9.3 螺旋叶片式混输泵内压力脉动特性9.4 涡流与压力脉动强度的关联特性9.5 本章小结第10章 运行参数对螺旋叶片式混输泵内气液两相运动规律的影响10.1 运行参数对螺旋叶片式混输泵内气泡聚并与破碎的影响10.2 运行参数对螺旋叶片式混输泵内相间作用力的影响10.3 本章小结参考文献

赞助用户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螺旋叶片式混输泵旋涡流与动力学特性》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25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