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刘志英
页数:425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
ISBN:978750049510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作为中国近代化进程重要表征的华商证券市场,催生于欧风美雨之中,一方面移植了两方资本主义证券市场的基本体制,一方面又由于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极其不充分,使其存在着诸多缺陷。近代华商证券市场与近代中国政府财政、工商产业、社会经济以及整个金融市场的实际关系,都与典型意义上的近代西方国家的证券市场不尽相同。《近代中国华商证券市场研究》在历史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利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及研究方法,从经济学的角度,对近代中国华商证券市场的演变历程做多视角的研究与深入的论述。《近代中国华商证券市场研究》旨在揭示,金融市场学的一般原理、近代西方证券市场的普遍运作模式,固然有助于我们考察近代中国证券市场演变及其与经济近代化相通的那些内容,但是却不能简单地替代其实际演变进程中的具体性、复杂性与特殊性。本书由刘志英教授著。
作者简介
刘志英,女,1964年生,四川资阳市人。博士(后),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1982——1986年西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史学学士。1989——1992年四川大学硕士研究毕业,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史学硕士。1997——1998年为复旦大学历史系访问学者,从事抗战时期上海经济研究。1999——2002年复旦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专业,史学博士。2003年9月——2006年3月,复旦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理论经济学博士后。
本书特色
《近代中国华商证券市场研究》一书,是刘志英教授长期专注于近代中国证券市场研究的最新成果。这部著作在总结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多方位地展现了近代中国华商证券市场的历史进程,努力揭示其发展规律,这对于进一步丰富中国近代经济史,尤其是金融史的内涵,拓展学术研究空间,都是值得称道的。
这书较准确地把握了近代中国华商证券市场曲折的发展演变脉络及其与西方国家证券市场的巨大差异,揭示了华商证券市场所处经济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厘清了隐藏其间的种种纷繁错综的关系。
目录
导论
一 学术综述与选题说明
二 资料来源、基本架构与研究方法
上编 近代中国华商证券市场的制度演进
第一章 近代中国华商证券市场制度的引进与初创(1872—1922年)
第一节 中国股票市场的早期发育与制度初创
一 近代早期的股票与股票市场
二 股份制思想在近代中国的引进与传播
三 近代早期证券交易制度的滥觞
第二节 晚清到北京政府时期中国公债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一 晚清中国公债制度的引进与早期公债的发行
二 北京政府统治前期的公债思想与公债制度
第三节 证券交易所制度的引进与首批证券交易所的创立
一 证券交易所制度的创建
二 北京、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的创立
三 20世纪20年代初期中国华商证券交易所的创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近代中国华商证券市场制度的发展(1922—1937年)
第一节 公债思想与公债制度的发展与演变
一 北京政府统治后期的公债制度
二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公债思想与制度建设
三 中国近代地方公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