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杨清之 著
页数:436
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
ISBN:978756600033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作者简介
杨清之 1966奉生。男,江西九江人。
1997奉毕业于南开大学,文学博士,现任教于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学朮兴趣在先秦至唐代文学与文学理论方面,代表作《文心雕龙与六朝文化思潮》(南方出版社,2002),发表论文20余篇。
目录
绪 论
第一章 隐逸思想渊源
第一节 《周易》中的隐逸思想
一、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二、审时度势与士人的行藏出处
第二节 老庄与道家的隐逸思想
一、功成、名遂、身退:老子的隐逸思想
二、无功、无名、无己:庄子的隐逸思想
第三节 孔孟与儒家隐逸思想
一、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二、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
三、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
第二章 先秦:隐逸文学之孕育成形
第一节 《诗经》中被解读成隐逸的作品
一、贤者隐以自乐,不求于外
第一章 隐逸思想渊源
第一节 《周易》中的隐逸思想
一、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二、审时度势与士人的行藏出处
第二节 老庄与道家的隐逸思想
一、功成、名遂、身退:老子的隐逸思想
二、无功、无名、无己:庄子的隐逸思想
第三节 孔孟与儒家隐逸思想
一、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二、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
三、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
第二章 先秦:隐逸文学之孕育成形
第一节 《诗经》中被解读成隐逸的作品
一、贤者隐以自乐,不求于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