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许多余著
页数:348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
ISBN:978712112370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几年前,有人曾预言说,80后是“垮掉的一代”,“最没责任心的一代”……而今,这代人开始进入而立之年,逐渐承担起家庭、社会与国家的多重责任,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本书书写的,正是作为这一群体发声者和灵魂人物的80后作家的心灵史和思想史,同时也是处于觉醒期的新一代人的独立战争史。
作者简介
许多余,男,1983年生于安徽省金寨县,原名付强。作家,诗人,艺术家,学者。“非萌芽”概念提出者。状态主义发起人。其创作和研究涉及文学、艺术、哲学、史学等诸多领域,被同龄人尊称为“80后文学教父”。作品散见于《南风》、《青年文学》、《佛山文艺》、《读写月报》、《诗歌月刊》、《草原》等。曾获评“中国80后十大作家”、“2009年度最有贡献作家”。主要文学作品有长篇先锋小说《远方》、青春情感小说《这个世界哭声太多》、童话小说《美国》,《最后的盛典》(小说卷,与孙睿等合著),《最后的盛典》(散文卷,与张悦然等合著)。学术著作《笔尖的舞蹈》、《文学是个什么玩意儿》、《中国选美调查》、《状态主义》等。另有长篇小说《造孽》,诗集《柔风》,中短篇小说集《为幸福的影子而奔走》,散文集《灵感集》等。主要行为艺术作品有《乞讨•募捐》、《滚蛋》、《诗歌能当饭吃吗》、《置换反应》、《合肥推油》、《审判幸福》、《北大之魇》(与黄震合作)等。现自由写作。
相关资料
作为“80后”群体的一员,本书作者许多余既是个中人,又是有心人。他的这部“80后文学史”,从行家的内在角度,提供了许多丰盈的资讯,发抒了不少有益的新见,给人们较为系统地描述了十多年来“80后”文学的发生与发展。论述“80后”的现在,也即探讨当代文学的未来。因此,这本著作自有其独到价值,值得特别关注。
——白烨
80后为自己的文学写史立传,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从此打破了80后只有文学叙事,没有理论评论的断言,显示了80后作为一个文学整体的实力。
——解玺璋
《笔尖的舞蹈》是中国80后作家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文艺理论著作,具有青春文学里程碑意义,文学研究者不得不读。
——《华尔街日报》(美国)
若按正常的逻辑,很多人都认为80后作家现在出文学史还为时尚早,但他们忽视了一点,80后作家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思维方式。正如许多余自己所言,“这是一部正在发生的文学史”。我也相信创作体裁广泛、以作家、诗人、艺术家和文艺批评家多重身份存在的许多余,一定会为大家拿出一部耳目一新的作品。
——《文汇报》(香港)
毋庸置疑,这是一部要影响中国文学史的书。
——《联合早报》(新加坡)
本书特色
10年前,80后作为新兴名词,在青少年坊间流传;10年后的今天,80后业已成为当前社会各个层面的重要力量——他们将决定这个国家未来50年,或者更久远的命运。而80后作家和诗人,则是这个群体的灵魂。本书讲述了80后这代人心灵和思想的成长历程,同时也为读者展现了80后作家群用笔尖描绘的青春之舞。
目录
第一章 概念“80后”
第一节 “80后”概念的来源和产生
第二节 “80后”概念的发展
第三节 80后的现状及精神面貌
第二章 青春文学的发展及80后文学概况
第一节 古代文学史中的青春文学
第二节 中国当代早期的青春文学
第三节 80后代表作家及代表作品
第四节 80后作家的创作模式与创作走向
第二编 萌芽作家
第一章 新概念作文大赛和萌芽作家群的形成
第一节 《萌芽》概况与新概念作文大赛
第二节 《萌芽》绘制出的青春文学画卷
第三节 “新概念”旗帜下的80后作家
节选
《笔尖的舞蹈:80后文学见证》:几年前,有人曾预言说,80后是“垮掉的一代”,“最没责任心的一代”……而今,这代人开始进入而立之年,逐渐承担起家庭、社会与国家的多重责任,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本书书写的,正是作为这一群体发声者和灵魂人物的80后作家的心灵史和思想史,同时也是处于觉醒期的新一代人的独立战争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