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论宇文所安的唐代诗歌史研究

封面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

ISBN:978750049018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论宇文所安的唐代诗歌史研究》是在作者陈小亮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书括了初盛唐诗与非虚构传统、现代性视阈下的中唐诗歌与诗学、诗与经验的时间间隔与模拟理论、晚唐诗歌与诗学等内容。

  《论宇文所安的唐代诗歌史研究》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初盛唐诗与非虚构传统

第一节 初唐诗至盛唐诗的规律

一 陈子昂的历史地位

二 情感的复杂化

三 一时一意的写景方案

第二节 非虚构诗学与“类”

一 “类”的儒家道德主义取向及解释学证明

二 儒道之争:宇文所安与叶维廉的中国诗学研究比较

第二章 现代性视阈下的中唐诗歌与诗学

第一节 古今之争:中唐诗对盛唐诗的

一 中唐枢纽论的历史源流

二 “中世纪终结”的思想来源

三 主体性的觉醒

第二节 园林诗

一 园林诗解读

二 别业诗传统

三 白居易的中隐与佛道思想

第三节 9世纪初期诗歌与写作之观念

一 9世纪初期的两种创作理论

二 诗与经验的时间间隔与模拟理论

三 意外收获与境

四 “超摹仿”与“象外”

第三章 晚唐诗歌与诗学

第一节 9世纪诗学与姚贾诗人群

一 9世纪的职业诗人

二 为诗而作

三 五律诗律与佛教戒律的类比之误

四 精致对句

第二节 杜牧

一 不涉br>二 李贺序与少“理”

三 杜牧的双重角色:政治家与浪荡子

四 缺席之景与杜牧的田园诗

第三节 李商隐的隐秘诗与隐秘诗学

一 象征及诠释传统

二 隐秘诗学:游戏于新旧诗学之间

三 对诠释传统的颠覆

四 隐秘诗学的结构图式

结语字文所安唐诗研究的启示

参考文献

节选

尽管在时期的划分及对文本的怀疑上观点基本一致,宇文所安与内藤湖南对“中世纪”一词的使用却是不同意义上的。内藤湖南对中国中世的划分并非是西方理论的套用,他认为,“像中国文明这样的,才应该看作是标准的历史发展形态,欧洲与日本的发展模式倒是非标准的特殊形态。因此,内藤对中国历史上上古、中世世的划分,并不追求与欧洲、日本所用的上古、中世世的概念相一致的标准,从而避免了像当时有些学者那样陷入西方理论的教条行硬性套用的做法,而是坚持了从中国历史发展的内在依据出发的立场。由此,他发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两次文化性、历史性的重大转变,即汉末、魏晋南北朝之际及唐宋之际。……以这两个过渡期为分水岭,就将中国历史分成了三个阶段”。内藤的“中世”立足点在中国,而宇文所安显然是有意以西方为借镜,明确告诉读者他使用的是“一个欧洲的词语”,而且叙述的口吻也是从西方立场出发的,是“欧洲从中世入文艺复兴时期,和中国从唐到宋的转型,其转化有很多相似之处,也存在深刻的差别”,而非唐宋转型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相似。

  关于对世”或者说代”一…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论宇文所安的唐代诗歌史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97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