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1990-2010-国学问题争鸣集

封面

作者:梁涛

页数:471页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

ISBN:978754950001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国学问题争鸣集(1990-2010)》以“国学争鸣”与“理论纵深”为两大板块,在时间上反映了上世纪90年代、2005年、2009年三次影响较大的国学论争的概况,在内容上包括了国学与当代文化、国学与现代学术、国学与启蒙、国学与经学四大部分。二者一经一纬,反映了近二十年来与国学相关的一系列当代重要思想、文化、学术问题的讨论与争鸣。《国学问题争鸣集(1990-2010)》选题紧扣时代热点,关注当代中国思想文化领域的重大问题,不仅有时间脉络上的梳理,且对相关问题做了分门别类的深入探讨,在反映争鸣全貌的同时也具有相当的理论深度。

作者简介

梁涛,男,1965年6月出生,陕西西安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儒学研究中心、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兼职教授,中国孔子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出版《郭店竹简与思孟学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思孟学案》(中华书局2010年版)等。曾为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2006-2007)等。入选北京市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2009)。《郭店竹简与思孟学派》获北京市第十一届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顾家宁,1986年生,浙江金华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硕士研究生。

相关资料

上面说过,国学是在清末救亡图存的呼声中提出来的。.中国的近代史已经证明,真正挽救了中国并引导中国走向现代化的不是国学。但这并不是说国学无用,只要我们研究的态度正确,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国学可以起到促进作用。因为现代化不等于全盘西化,必须充分重视中国的国情,国情既包括中国的现状也包括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我在1993年发表的《国学研究发刊辞》中有这样一段话:“不管愿不愿承认,也不管是不是喜欢,我们每天都生活在自己国家的文化传统之中,并以自己的言谈行为显示着这个传统的或优或劣的特色。而国学作为固有文化传统深层的部分,已经渗进民众的心灵,直接间接地参与现代生活。”(《国学研究》第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我重申这段话是想进一步说明:应当自觉地把国学放到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历史任务中,放到世界的大格局中加以研究,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为中国的现代化和全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宝贵遗产,值得加以挖掘整理,使之转化为当代的资源。例如关于和谐的思想;关于天人合一的观念;关于忧国忧民的情操;关于尚善的态度和通过修身养性以达致高尚人格的追求;关于敬业乐群的意识,以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准则;关于整体思维的思想方法等等,都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大力弘扬。此外,还有丰富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可以给我们深刻的启示;还有众多美不胜收的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可以陶冶我们的性情,美化我们的心灵。可见,国学研究天地广阔,只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踏实认真地去做,以学者的态度去做,是可以为提高全社会的人文素养,增强民族凝聚力,弘扬民族精神,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贡献一份力量的。

目录

总序

国学:在过去与未来之间(代序)

观点争鸣

九十年代国学论争

国学,在燕园又悄然兴起——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散记二十一世纪:东方文化的时代

国粹·复古·文化——评一种值得注意的思想倾向

介绍一篇文章

我也介绍一篇文章

“文化热”与”国学热”

国学研究、意识形态和百家争鸣——向汤一介先生请教九十年代步履维艰的“国学”研究——“国学热”与传统文化研究的问题从“文化热”与“国学热”的观念转换看传统文化研究路向人民大学国学院之争

重估国学的价值

评纪宝成校长的“重振国学”论

国学:研究则可,弘扬不必

国学,既需研究,更需弘扬

复兴国学正其时

中国文化的边界

“国学”名义简论——兼与薛涌博士商榷

有效逻辑与文化意识——回应薛涌于纪宝成校长的回应关于“国学”:超越“1840”以来的“集体无意识”

回到未来,循本开弘:我看国学热

国学,我们能期望什么?

“国学”质疑

质疑《“国学”质疑》

从“文化热”到“国学热”的反思

天涯并不遥远——杜维明与陈来纵论国学如何走向世界国学学科、立场与方法之争

国学何为?

创建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国学

国学的当代形态与当代意义

建立马克思主义新国学观和新国学体系

关于倡导国学几个问题的质疑

论国学研究的态度、立场与方法——评刘泽华先生王权主义的“国学观”

“民贵君轻”是帝制的统治思想——从当下的“国学观”之争谈起历史的误读与历史观的偏颇——与刘泽华、张分田二先生商’榷也谈国学研究的态度、立场与方法——与梁涛先生商榷国学的价值评估与文化辩证法

王权、君道与国学——与刘泽华诸先生商榷

怎样界定和弘扬“国学”?

对于《关于倡导国学几个问题的质疑》的质疑

国学之争的实质是传统文化的理解问题——刘泽华王权主义叙事质疑国学、儒学的诠释与重建

理论纵深

国学与当代文化

要注意研究九十年代出现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潮

中华文明的现代复兴和综合创新

超越旧国学,建构新国学

在西方中心的世界中,保持中国文化自主性——文化、社会价值如何转化为政治实践中国文化的危机及其解决之道

开放的传统:从保守主义的视角看

当代中国社会思想:国学热和文化保守主义

在这个时代,做一个有尊严的知识人

国学、实验主义与中国文化的重建

从欧美视角看体现中国软实力的“大国学”

国学与现代学术

超越合法性危机与重振国学

国学与中国哲学之间是何种关系?

论国学

论争“国学”

国学:从书本走向生活

国学是一门学科

新国学之路——访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

“国学学科问题”高端访谈(上):该不该为国学上户口?

“国学学科问题”高端访谈(下):国学学科可从试点做起学科级别与“国学学位问题”——试评《学科专业目录》

把国学列为一级学科不妥

国学应该列为一级学科——与《把国学列为一级学科不妥》的作者商榷可以把国学列为一级学科

重建中国学术的通性基础

国学与启蒙

超越启蒙心态

“国学热”中话顾准

中国,你需要一场文艺复兴!——写在即将到来的新人文运动前夜中国需要文艺复兴,还是别的运动?

我们的尊严在于拥有价值理想

道德重建、社会建设与个体尊严

“个人”的精神成熟与“中国文艺复兴”

要启蒙,不要蒙启

在继续启蒙中反思启蒙

继承五四的忧患、担当、包容、改造意识

“国学热”中迎五四

激进与保守之间——“五四”九十周年回望

启蒙如何虽死犹生?

经学与国学

新经学的提出——预期的文艺复兴工作

国学与经学的几个问题

经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儒家经学的历史作用——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

活的经学和僵死的经学史研究

中国思想的转向与经学问题

与其争夺话语权,不如回归经学传统

经学的缺席:失落了的国学研究

再续中国经学学术传统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1990-2010-国学问题争鸣集》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89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