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舒咏平
页数:307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
ISBN:978756096586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第一次就“品牌传播”概念展开理论阐述的学术著作。作者立足于传播学大视野,循着新媒体、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广告主即品牌主的实践指向,进行了品牌传播的理论研究。在倚重应用传播学本体的基础上,本书提出了一系列创新观点,如“品牌传播将从本质上涵盖广告、公关与营销”,“新媒体环境下广告互动传播成为主流”,“广告传播选择的其实不是混沌的媒体,而是精准的广告载具”,“广告传播要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必须走,“告公信力建设之路”,“创新思维体现于广义灵感论中”,“现实社会中,传播应用的本质就是各种意见的博弈”。该书学术思维敏锐,论述规范,是品牌传播、广告传播等应用传播学科不可多得的理论著球。
作者简介
舒咏平,安徽黄山人,先后就读于安徽师范大学与南京大学,现为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广告与品牌传播方向博十生导师。存《中国社会科学》、《光明日报》、《现代传播》、《新闻大学》、《国际新闻界》、《现代广告》、《中同广告》、《食业研 究》、《中国名牌》等学术报刊上发表论文一百余篇;出版《广告传播学》、《新媒体与广告互动传播》、《广告创意思维》等酱作十余种。同时作为学院派的广告与品牌传播专家,主持或参 与长安汽车、沱牌曲酒、博弈实业、山工机械、中辰药业、傻子瓜子、波司登羽绒服、海澜服 饰、德力西电器、华中电力、曲美家具、兴发食品、成亨食品、天目湖旅游等八十余家企业的品牌传播、发展战略、广告营销的策划咨询。
相关资料
插图:确实,人们从接受“传播”概念之始,其理解总是或多或少地偏向于信息线性扩散之内涵的,包括新闻的报道、知识的传输、观点的宣传等。而当我们提出“传播即意见的博弈”之观点,人们自然要问:在这些信息线性扩散的传播中,意见的博弈存在吗?我们的回答是:意见的博弈依然存在,只不过其博弈不是一种外在的显露,而是一种内在的显现。随着现代心理学的发展,人们认识到对一个信息的接受与理解不但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而且充满信息接受者的主体色彩,即接受者总是对信息的诸多含义进行着选择性理解。而所谓“选择性理解”,“是指人们的理解容易受愿望、需要、态度及其他心理因素的影响。选择性理解在任何方式的传播中均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选择性理解意味着,不同的人对相同的消息可以产生非常不同的反应”。①而这种对信息含义的选择性理解,其实质就是接受者内心深处关于信息的各种意见博弈的结果。而现代解释学的诞生与存在,其实就基于对属于人文精神结晶的信息——“文本”——进行不同的理解,或曰基于解释者内心进行意见博弈的真相之上。如果说线性传播中传播者的意见确实体现到了文本上,但文本一旦形成,传播者的意见“不限制文本可能被解释为何种意义”,“文本会被任何有阅读能力的人利用,提供多种可能性”②。在多种可能意见内涵的选择中,接受者、理解者就必然会掺人个人的因素。因此,对文本或对信息的理解永远是个人的理解,理解者在意见博弈中追寻着信息文本的“原意”,而得到的总是不同于“原意”的新的意义、新的意见,致使理解成为流动的、当下的、非确定的意见博弈过程。解释学家伽达默尔认为,人类实践的社会性与历史性,构成了超越客观立场的“前见”,而“前见”不是必须被消除的,也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必然地发生着作用,参与着我们理解的过程,并决定我们对世界敞开的倾向性。③也就是说,人们的理解活动或意见的内在博弈中,总是或多或少倾向于对应个性偏向或“前见”的意见选择。
目录
论广告生存的变革
广告接受心理的微观发生——兼论马克斯·萨瑟兰的“羽毛效应说”
广告互动传播的实现
广告传播公信力的缺失与导入
广告公信力评估模型的建构与操作
数字传播环境下广告观念的变革
碎片化趋势与“广告载具”的微观承接
创意整合:新媒体环境下的研发广告一体化
从广告话语看新世纪社会价值观的取向——深圳房地产广告的话语分析
搜索引擎:数字广告的集散媒体
新媒体广告趋势下的广告教育革新
中国广告国际化六大契机
四大行业广告传播效果的调查报告
广告社会效果的调查报告
节选
《品牌传播论》是第一次就“品牌传播”概念展开理论阐述的学术著作。作者立足于传播学大视野,循着新媒体、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广告主即品牌主的实践指向,进行了品牌传播的理论研究。在倚重应用传播学本体的基础上,《品牌传播论》提出了一系列创新观点,如“品牌传播将从本质上涵盖广告、公关与营销”,“新媒体环境下广告互动传播成为主流”,“广告传播选择的其实不是混沌的媒体,而是精准的广告载具”,“广告传播要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必须走广告公信力建设之路”,“创新思维体现于广义灵感论中”,“现实社会中,传播应用的本质就是各种意见的博弈”。该书学术思维敏锐,论述规范,是品牌传播、广告传播等应用传播学科不可多得的理论著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