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

封面

作者:刘淼主编

页数:223

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

ISBN:978781135602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关于介绍“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的教学用书,书中包括了: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格局变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与企业集团化、经济全球化与国际资本市场等内容。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相关资料

插图:(4)技术全球化。技术转让与贸易达到了空前水平。即使像美国、德国这样科技发达的国家,每年的进口技术也是巨大的,美国在50%以上,德国高达62%。至于发展中国家对技术进口的依赖更是不可或缺。技术全球化,从企业来看,一个突出的趋势是技术开发和科研机构在全球范围内设置,哪里有最合适的技术力量,哪里最贴近市场,就在哪里设置。这与传统的跨国公司研究与发展中心永远设在本国是完全不同的,成为全球企业的一个重要特征。跨国技术研究与开发著名的.IBM公司除在美国本土从事研究开发外,还在许多国家设立了技术开发中心。它在瑞士的基础研究中心,历史悠久、卓负盛名。几年前,该中心物理学家因在高温超导方面取得突破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在全球刮起一阵“高温超导热”。诺基亚公司在12个国家建有研究开发中心。从国家角度分析,日本企业从1986年至1990年在海外设立的研究开发机构增加了86.8%,90年代以后更是有增无减,其在欧洲的研究开发机构从1990年的70家增至1994年的250家,在美国的研究开发机构在1993年达‘141家。美国的情况更为突出,至1994年底,在日本、英国、德国、法国、荷兰、韩国、瑞士、瑞典等国300多家公司设立了研究开发机构645家。1994年以来,加拿大北方电信、IBM、英特尔、太阳微、宝洁、杜邦、诺基亚、爱立信、松下等知名公司都相继在中国成立研究中心、技术开发中心或实验室。微软公司1998年底在北京中关村成立了微软中国研究院,计划规模为100人左右。当然,某些西方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实行技术封锁和限制,致使技术全球化潮流出现暗流。(5)劳动力全球化。劳动力在全球流动是战后突出现象。如瑞士的外籍劳工已占总人口的1/6以上;澳大利亚的外来劳工更占全部劳力的25%;法国企业雇用国外人员占本土工业就业人员的1/3,而本土工作人员中又有1/4在外国的企业中工作。根据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的数据,全世界约有1.3亿人在国外工作,还不包括没有记录的流动人口,估计为1000万一1500万。这些劳动力来自55个国家,在大约67个国家寻找工作。由此可见,劳动力全球化惊人的规模与速度,是人类历史上所没有的。但是,也应该指出,一些发达国家对劳动力全球化采取了种种不公平的政策,一方面大量吸收发展中国家的高科技、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又限制发展中国家普通劳动力的流人,从而使世界经济发展两极分化的倾向不断加剧,影响了经济全球化的健康发展。(6)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迅猛,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小生产、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不断解体,传统农业社会的观念随着工业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发生极大的改变。企业依靠市场分工协作创造出无穷无尽的生产力,同时又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要在市场中生存与发展必须具备竞争力,最基本的措施就是创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

本书特色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全国大学通识教育系列教材

目录

编者的话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看全球经济问题
第二节 学习要点与学习方法
第二章 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格局变动
第一节 战后国际经济格局的形成
第二节 后冷战时期的世界经济格局
第三节 美国人眼中的中国
第三章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第一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
第二节 区域经济关系
第三节 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
第四章 经济全球化与新技术发展
第一节 全球新经济增长的动力
第二节 信息技术市场

节选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汲取了近年来关于大学通识教育研究、通识教育报告及大学通识教育教材的精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此其一。其二,既然是大学通识教育,就同基础教育中所说的通识教育有很大的不同,基础教育中的通识教育侧重于知识的学习,讲求的是对新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而大学通识教育的要求是在专业基础知识及专业学习之上的跨学科、跨领域、跨文化的学习。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87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