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文艺欣赏与写作

封面

作者:卢志红

页数:311

出版社:湖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

ISBN:978781113875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以“文学欣赏”为主线,系统深入地介绍了文学、诗歌、古典诗歌、戏剧、小说、散文鉴赏的特点、过程和方法,全面阐述了艺术评论、应用文、学士学位论文的种类和写作方法。

相关资料

四、因文生情。以情觅意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篇中指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人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文学最深厚的根源在于人的情感。文学创作和文学鉴赏,都是一种情感活动。只不过创作者是由于情感受到外物的触发而将它化为文字成为作品,鉴赏者则是由于通过阅读而透过文字感受、体味作品中所蕴含的作者情感的溪流,流程正好相反而已。“披”的本义,是用手分开的意思。所谓“披文”就是准确、深刻地理解语言文字的含义,透过外在的形式去“人情”,去把握作品的情感内涵。因此,文学鉴赏首先要识字。“字”是一种符号,是情感的载体。文学的语言具有多义性、隐喻性的特点,一个词语中往往积淀了丰富复杂的含义。对词语的挖掘越深刻,对作品的理解越透彻。如唐代崔灏的《长干行》:“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相问,或恐是同乡。”“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这两首抒情小诗看起来句句明白如话,内涵却非常丰富。诗中实际上讲了一个故事:一个住在横塘的姑娘,在泛舟时听到邻船一个男子的话音,于是天真无邪地问一下:你是不是和我同乡?诗歌的妙处在于写女子问话之后,不待对方回答,就急于自报家门,单刀直人,一下子就把人物的音容笑貌和内心活动刻画出来了。男子的答诗,也非常含蓄。前两句初步点醒两人的共同点,都是风行水宿之人。一个“同”字,把双方的共同点又加深了一层。按惯常的思路,最后一句可能是“今日方相识”。这样就好像顺口溜了。.可是诗人却不是这样。他转过笔来把原意一翻:“与其说今日之幸而相识,倒不如追惜往日之未曾相识。”“生小不相识”五字,表面惋惜当日之未能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实质更突出了今日之相见恨晚。越是对过去无穷惋惜,越是显出此时此地萍水相逢的可珍可贵。作者抓住了人生片断中富有戏剧性的一刹那,用白描的手法,寥寥几笔,就使人物、场景跃然纸上,栩栩如生,像墨笔画,像独幕剧。这两首小诗朴素真率,含蓄明朗,王夫之赞赏说:“墨气所射,四表无穷,无字处皆其意也。”要能读出“无字”之处的“意”,也就是“披文以人情”了。

目录

第一章 文学鉴赏总论
第一节 文学鉴赏的性质、特点和社会意义
第二节 文学鉴赏的过程
第三节 文学鉴赏的方法
第二章 现代诗歌鉴赏分论
第一节 了解诗歌的性质、类别和特点
第二节 鉴赏诗歌,要从语言人手
第三节 要善于捕捉形象和领略意境
第四节 新诗欣赏与写作范例
第三章 中国古典诗歌作品赏析分论
第一节 中国古典诗词主要的成就概述
第二节 注重对中国古典诗词意象及意境的体味与分析
第三节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
第四章 戏剧、小说、散文赏析分论
第一节 戏剧艺术的永恒主题——悲喜剧的二元融合

节选

《文艺欣赏与写作》以“文学欣赏”为主线,系统深入地介绍了文学、诗歌、古典诗歌、戏剧、小说、散文鉴赏的特点、过程和方法,全面阐述了艺术评论、应用文、学士学位论文的种类和写作方法。适合高校学生和文艺爱好者使用。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文艺欣赏与写作》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86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