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多媒体教学策略

封面

作者:朱京曦

页数:243页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

ISBN:978730310717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作者简介

朱京曦,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副教授,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主要从事教学媒体应用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针对信息技术的有效教学应用,先后承担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参编多部学术著作,发表论文多篇。

相关资料

插图:二、教师容易忽视科学使用多媒体的过程多媒体是一种很先进的信息呈现工具,不仅可以呈现表现形式丰富的媒体材料,而且信息呈现速度快。但是,再多再好的信息,也需要学生来接受。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盲目使用多媒体,不恰当的、海量的信息反而会干扰学生的学习,甚至会给学生带来痛苦。学生通过多媒体接受信息的过程,实质上是学生把外部信息转化成为自身信息的心理过程。一方面,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感知、思维、情感、记忆等心理过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这些心理活动来接受和转化信息;另一方面,多媒体也对这些过程具有极大的反作用,不同的信息呈现方式和信息数量也会影响着这些心理活动的开展。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就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在什么环节、以什么方式来呈现多少信息。很多教师在设计多媒体课件的时候,常常忽略学生的心理特征,仅仅从多媒体的自身功能出发,把大量的视频、图片、动画等内容呈现给学生,而不去深入考虑学生是否真的需要这些媒体材料,以及学生是如何感知和接受这些媒体材料的。这种做法很容易犯科学性错误(这里的科学不是指物理科学和计算机科学,而是指心理科学)。从目前的课堂教学实践来看,在使用多媒体的过程中,教师常见的科学性错误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使用多媒体呈现大量的信息,造成学生接受困难由于用多媒体呈现信息非常的方便,而且呈现速度快,教师们很容易在设计课件时忽略学生的接受能力。例如,一位教师在讲授《詹天佑》一课时,考虑到学生对这位近代人物缺乏了解,便把人物的生平简介做在了PPT的一页上。在上课时,满满的一屏文字,仅仅呈现了不到15秒。可以理解教师为什么这么做,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学信息呈现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要被学生充分感知,如果不能被学生充分感知,那为什么要呈现呢?可以想象一下,超过150字的内容,小学生是不可能在15秒内阅读完的,更不可能对其产生意义上的理解。像这种情况,教师应当把这部分材料作为预习内容提前让学生阅读,而不是靠多媒体在课上呈现。

本书特色

《多媒体教学策略》:中小学老师教学策略书系·一般教学策略系列

目录

第一章 多媒体与课堂教学第一节 多媒体教学的实践问题第二节 多媒体教学的教学特点第三节 多媒体教学的心理过程第二章 多媒体课件的有效设计第一节 学生感知的心理特点第二节 多媒体课件的素材设计第三节 多媒体课件的界面设计第三章 利用多媒体提高学生学习动机第一节 学生学习动机的心理特点第二节 情境吸引策略第三节 情境激疑策略第四节 情境体验策略第五节 情境表达策略第四章 利用多媒体加强学生表象操作第一节 学生表象的心理特点第二节 直观表现策略第三节 生活世界策略第四节 思维拓展策略第五节 言思并举策略第五章 利用多媒体增强学生记忆效果第一节 学生记忆的心理特点第二节 激情引趣策略第三节 强化理解策略第四节 结构优先策略第六章 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情感变化第一节 学生情感的心理特点第二节 音乐燃情调动情绪的策略第三节 创设情境激发情感的策略第四节 想象表达移情共鸣的策略第七章 多媒体教学效果的评价第一节 多媒体教学效果评价的目的和对象第二节 评价的内容第三节 评价的工具与方法参考文献后记

节选

《多媒体教学策略》针对课堂教学实践中多媒体应用所存在的普遍现象和问题.从学生的认知过程出发,提出了多媒体有效应用的心理过程,并结合大量案例,总结、提炼了各个关键环节的教学策略,为指导教师合理使用多媒体提供了参考依据。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多媒体教学策略》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85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