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唐鑫,李洋冰,马立涛著
页数:170页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31205990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北部湾盆地页岩油储层特征与油藏赋存规律
内容简介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基础前瞻性研究科技项目研究成果,以北部湾盆地、大港油田油页岩储层为研究对象,对页岩储层孔裂隙微观特征进行研究,利用多种先进实验手段实现页岩储层全尺度孔径分布表征,建立不同类型孔隙定量评价方法;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探究页岩油分子排布特征、页岩油密度分布和吸附量等信息,建立干酪根及主要矿物吸附油量定量评价模型,揭示页岩油吸附机理。可用于指导北部湾盆地页岩油储层勘探开发。适合油田地质相关专业学生和科研人员阅读。
目录
序1
序2
前言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页岩油资源分布及勘探开发现状
1.3 海洋石油钻井发展
1.4 页岩油储层表征手段及研究进展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2 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质概况
2.2 研究区概况
2.3 沉积环境特征
2.4 地球化学特征
3 储层物性特征
3.1 页岩发育模式
3.2 源岩特征
3.3 页岩抽提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3.4 流二段有机质组成特征
3.5 流二段无机质组成特征
3.6 沉积岩相特征
3.7 FMI成像测井特征
4 油页岩孔隙结构表征
4.1 孔隙表征方法与分类
4.2 光学显微镜成像
4.3 孔隙形貌特征
4.4 基于Pergeos识别有机质孔隙
4.5 深度学习语义分割
4.6 孔隙结构表征
4.7 孔隙分形特征
5 数字岩心三维模型结构特征
5.1 岩心样品信息
5.2 数字岩心建模
6 页岩油储层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6.1 分子模拟方法及模拟软件介绍
6.2 主要矿物与吸附剂模型构建
6.3 分子模拟
6.4 分子模拟结果
7 页岩油藏特征研究
7.1 页岩油藏生储盖特征
7.2 页岩油藏运聚特征
7.3 页岩油藏模式
8 页岩油保存特征
8.1 逾渗与页岩油保存
8.2 页岩油保存及散失模型
9 原油可动性分析
9.1 研究现状
9.2 基于含油饱和度指数的页岩油可动性
9.3 自由烃差值评价页岩含油性的思想
附录1 北部湾盆地油页岩储层SEM孔隙形貌特征
附录2 矿物对烷烃吸附瞬态情况一览
参考文献
序2
前言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页岩油资源分布及勘探开发现状
1.3 海洋石油钻井发展
1.4 页岩油储层表征手段及研究进展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2 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质概况
2.2 研究区概况
2.3 沉积环境特征
2.4 地球化学特征
3 储层物性特征
3.1 页岩发育模式
3.2 源岩特征
3.3 页岩抽提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3.4 流二段有机质组成特征
3.5 流二段无机质组成特征
3.6 沉积岩相特征
3.7 FMI成像测井特征
4 油页岩孔隙结构表征
4.1 孔隙表征方法与分类
4.2 光学显微镜成像
4.3 孔隙形貌特征
4.4 基于Pergeos识别有机质孔隙
4.5 深度学习语义分割
4.6 孔隙结构表征
4.7 孔隙分形特征
5 数字岩心三维模型结构特征
5.1 岩心样品信息
5.2 数字岩心建模
6 页岩油储层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6.1 分子模拟方法及模拟软件介绍
6.2 主要矿物与吸附剂模型构建
6.3 分子模拟
6.4 分子模拟结果
7 页岩油藏特征研究
7.1 页岩油藏生储盖特征
7.2 页岩油藏运聚特征
7.3 页岩油藏模式
8 页岩油保存特征
8.1 逾渗与页岩油保存
8.2 页岩油保存及散失模型
9 原油可动性分析
9.1 研究现状
9.2 基于含油饱和度指数的页岩油可动性
9.3 自由烃差值评价页岩含油性的思想
附录1 北部湾盆地油页岩储层SEM孔隙形貌特征
附录2 矿物对烷烃吸附瞬态情况一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