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佟新
页数:359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
ISBN:978730117549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四编十五章.此次修订在每一章中增加了中国人口的现状和研究。第一编讲授了人口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研究方法和基本理论,介绍了人口社会学的发展过程和中国人口社会学的发展。第二编讲授人口过程,通过对人口的生育、死亡和迁移讨论人口生产和再生产过程,这一部分是人口社会学的基础内容,并重点分析了中国在生育、死亡和迁移方面的特点。第三编讲授人口结构,通过对人11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社会分层、婚姻家庭结构和人口的空间结构分析人口的分化状况,重点介绍了中国人口诸结构与社会问题之间的现状和关系。第四编讲授人口变迁和社会变迁,分析中国社会人口变迁和社会变迁的过程与特点。本书的特点是在注重基础知
的同时,关注对中国人口问题的讨论,并列有推荐阅读书目和思考题,为深入学习打下了基础,
一部适合社会学、社会工作、人口学和经济学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使用的教材。
作者简介
佟新,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大学中国工人与劳动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人口学、女性学和劳动社会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出版有《异化与抗争——中国女工工作史研究》、《社会性别研究导论——两性不平等的社会机制分析》等著作,有多篇相关论文发表在国际和国内学术刊物上。主持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部委级委托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
相关资料
插图:贝克尔在1960年的论文中明确了消费者合理行为的原则。他的基本假定是:当家庭经济处在嗜好不变的情况下,人们总要在有限的收人范围内满足多种消费欲望,消费行为以获得家庭经济最大总效用为原则。即消费量越大,总效用也就越大。家庭内部影响生育率的决定性因素是:父母对孩子量与质的选择。贝克尔认为,以经济学的观点看,夫妇决定生育子女的意愿是一种合理的行为,因为孩子可以成为直接的效用资源,类似于耐用消费资料。按照这一假定,当收入增加时,人们通常愿意多生孩子,即收入对生育存在着正效应。但现实却与此相反,随着经济收人的提高,欧洲人的生育率并没有提高而是下降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矛盾现象呢?贝克尔使用了“孩子的质量”的概念来说明收入与生育率的关系,贝克尔指出对孩子支出的增加将提高孩子的质量,所谓优质的孩子就是花费更多支出的孩子。父母通过对孩子支出的自由选择,自由地选择了孩子的质量。因此,生育数量的多少与养育质量之间的选择紧密相关,家庭内部影响生育率的决定性因素是:父母对孩子量与质的选择。1965年,贝克尔发表了有关家庭时间分配的理论,被称为“新家政学”。新家政学认为,生儿育女是家庭经济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孩子未来可能提供的服务就是人们期待的产品。对于母亲,尤其是有职业的母亲来说,生育既占用大量的时间还影响到收入,对此家庭经济面临着抉择。在时间和收入的制约下,为了谋求家庭总效用最大化,育龄妇女要在就业与生育之间进行抉择,两者难以兼得。因此,孩子的费用由生育的机会成本来测定。时间价格是人的资本积蓄,是教育水平的增加函数,由此,母亲的时间价格越高,生育的机会成本也就越高,由此一些妇女可能选择少生孩子。即存在着生育率与家庭收入的逆相关,决定生育的内在机制不是“孩子的质量”,而是母亲的质量(教育水平和挣钱能力)。
本书特色
《人口社会学(第4版)》是21世纪社会学系列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目录
第一章 人口社会学简介
第一节 人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第二节 人口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小结
附录 中国的人口普查
思考题
推荐阅读书目
第二章 中外人口社会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 国外人口社会学思想
第二节 中国人口社会学思想和人口理论
小结
思考题
推荐阅读书目
第二编 人口过程
第三章 生育制度
第一节 生育模式与生育制度分析
第二节 中国生育模式研究
小结
思考题
推荐阅读书目
第四章 死亡制度
第一节 死亡模式与死亡率分析
第二节 中国死亡模式分析
小结
思考题
推荐阅读书目
第五章 人口迁移
第一节 人口迁移的概念和理论
第二节 中国的人口迁移及其研究
小结
思考题
推荐阅读书目
第六章 人口转变
第一节 人口转变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第二节 中国的人口转变
小结
思考题
推荐阅读书目
第三编 人口结构
第四编 人口变迁和社会变迁
后记
修订说明
第四版后记
节选
《人口社会学(第4版)》共分四编十五章,此次修订在每一章中增加了中国人口的现状和研究。第一编讲授了人口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研究方法和基本理论,介绍了人口社会学的发展过程和中国人口社会学的发展。第二编讲授人口过程,通过对人口的生育、死亡和迁移讨论人口生产和再生产过程,这一部分是人口社会学的基础内容,并重点分析了中国在生育、死亡和迁移方面的特点。第三编讲授人口结构,通过对人口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社会分层、婚姻家庭结构和人口的空间结构分析人口的分化状况,重点介绍了中国人口诸结构与社会问题之间的现状和关系。第四编讲授人口变迁和社会变迁,分析中国社会人口变迁和社会变迁的过程与特点。《人口社会学(第4版)》的特点是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同时,关注对中国人口问题的讨论,并列有推荐阅读书目和思考题,为深入学习打下了基础,是一部适合社会学、社会工作、人口学和经济学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使用的教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