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焕清
页数:267页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
ISBN:978721806822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相关资料
插图:广州亚运会志愿服务带给世界激情。广州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焕发热情活力,在经济建设、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生活创新等方面,具有青春气息,具有旺盛生机。志愿者带着热情与活力,在服务各国运动员、记者、观众的过程中,也体现进取向上、拼搏奋斗的精神,为世界注入新的生机活力。和谐世界、共建共享,广州亚运会志愿者向各国人民传递友谊、传递爱和奉献的精神,在国际交往、国际关系中融合和谐友善的因素,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二、中国风格——志愿服务的友善热情中国是多区域、多民族的国家,是由丰富多彩的不同文化要素构成的,具有极大的魅力。广州亚运会志愿服务通过将中国元素体现在亚运会的服务过程中,将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的做法,体现中华民族的博大胸怀、深情厚谊。同时,借助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大运会的志愿服务,推动社会志愿服务体系的建设。“中国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建设是长期、系统的工程,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加快志愿事业的发展,逐渐建立相关的体系因素,有利于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①广州亚运会通过吸引亚洲各国、影响亚洲各国,达到施展中国魅力的目的。亚运会志愿服务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丰富人类文明。中国正处在掀起重新审视、继承、发扬传统优秀文化的时期。广州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经历了大胆吸收外国文明、积极融合中西文化的阶段,再一次回头发掘中国古老文明的魅力,展示给各国人民。经过改革开放的洗礼,志愿服务从幼稚走向成熟,从单一走向丰富,逐渐善于从中国传统中吸取儒道释文化的精华,以“大爱”、“仁爱”、“慈爱”为指导,在亚运会的服务过程中体现民族优秀品格。
本书特色
《广州亚运会志愿服务研究》是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第一章 亚运志愿者创造新生活——广州亚运会志愿服务的创新发展第一节 世界影响,中国风格,广州魅力——广州亚运会志愿服务的功能定位第二节 广州亚运会志愿服务的创新措施第三节 广州亚运会志愿服务的十大特色品牌第四节 亚运会志愿服务促进广州城市文明发展第二章 亚运会志愿服务的“广州模式”第一节 组织化动员第二节 社会化运行第三节 市民化参与第四节 时尚化引领第五节 国际化合作第三章 广州亚运会与其他国际赛会志愿服务的比较分析第一节 奥运、世博、亚运志愿服务特色比较第二节 奥运、世博、亚运志愿服务功能比较第三节 广州亚运会志愿服务的条件、需求与影响第四节 国际赛会促进志愿服务创新发展的策略第四章 广州亚运会志愿服务的特色团队——以启智志愿服务总队为例第一节 广州启智队参与亚运服务的模式第二节 广州启智队参与亚运服务的特点第三节 广州启智队参与亚运服务的内容第四节 总结与启示第五章 广州亚运会“大拇指行动”志愿服务第一节 “大拇指行动”的简介第二节 “大拇指行动”的特点第三节 “大拇指行动”的意义第四节 “大拇指行动”的展望第六章 广州“亚运天使”志愿者礼仪服务第一节 礼仪志愿者是大型赛会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第二节 “亚运天使”——广州亚运会上美丽的礼仪志愿者第三节 “亚运天使”在服务亚运会中传播礼仪文化彰显城市文明第七章 广州“亚运志愿时”及其功能第一节 “亚运志愿时”的继承与创新第二节 “亚运志愿时”的组织激励功能第三节 “亚运志愿时”的生活时尚功能第四节 “亚运志愿时”的标志及推广第五节 “亚运志愿时”的内涵及创新性分析第六节 “亚运志愿时”推广志愿精神的创新机理第八章 广州亚运会志愿服务的管理机制第一节 志愿服务管理机制的必要性和意义第二节 从志愿服务管理的内容来看支持系统的子系统第三节 亚运会志愿服务可能面临的管理协调压力第四节 亚运会志愿服务的社工介入管理模式第九章 广州亚运会志愿服务的培训机制第一节 建立健全亚运会志愿者培训制度第二节 亚运会志愿者的培训内容及目标第三节 亚运会志愿者培训规划第四节 组建师资团队健全培训激励机制第五节 亚运会大学生志愿者远程教育培训第十章 广州亚运会志愿服务的绩效评估第一节 亚运会志愿者绩效管理的内涵及功能第二节 广州亚运会志愿者人力资源的特点第三节 广州亚运会志愿者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第四节 广州亚运会志愿服务绩效管理的具体实施建议第十一章 广州亚运会志愿服务的支持体系第一节 志愿精神、志愿服务与志愿服务支持体系第二节 亚运会志愿服务支持体系第三节 亚运会志愿服务支持体系的展望第十二章 广州亚运会志愿服务的传播推广第一节 跨文化交流要素在广州亚运会志愿服务中的运用第二节 跨文化交流对广州亚运会志愿服务的影响第三节 运用跨文化交流促进广州亚运会志愿服务的创新第四节 广州亚运会与广东志愿服务传播契机第五节 广州亚运会与广东志愿服务影响第六节 广州亚运会与广东志愿服务传播载体第十三章 广州亚运会志愿服务与城市文明第一节 志愿服务对构建城市文明的重要意义第二节 广州亚运会志愿服务开展情况第三节 以亚运会志愿服务为契机,实现广州城市文明新发展第十四章 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及其对广州亚运会的启示第一节 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的特点第二节 创新广州亚运会志愿服务模式第三节 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主要措施分析第四节 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的成功经验分析第五节 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对广州亚运会的启示第十五章 东亚运动会志愿服务及其对广州亚运会的启示第一节 东亚运动会义工计划的目的第二节 东亚运动会义工计划的运作第三节 东亚运动会义工计划对广州亚运会的启示第十六章 亚运会历史与志愿服务发展分析第一节 亚运会发展历史回顾第二节 亚运会志愿服务的作用与价值第十七章 亚洲文明对亚运会志愿服务的影响第一节 亚洲文明的发展历程第二节 亚洲文明为广州亚运会志愿服务奠定意识基础第三节 亚洲文明为广州亚运会志愿服务增添精神动力第十八章 世界志愿服务及其在体育赛会中的应用第一节 世界志愿服务及其本质第二节 志愿服务在体育赛会中的发展第三节 志愿服务在体育赛会中的重要作用后记参考资料和文献
节选
《广州亚运会志愿服务研究》内容简介:广州亚运会的志愿服务,在学习和吸收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志愿服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亚运会的特点和华南地区的特色,创造出广州志愿服务的“五化模式”。第一,组织化动员。广州亚运会志愿服务充分发挥现有组织动员体系的优势,在党和政府的领导统筹下,以共青团组织作为动员主体,吸引社会各类人群参与志愿活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面向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志愿者发出“迎接亚运会创造新生活”的号召;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张广宁和广东省副省长、广州市市长万庆良多次鼓励志愿者为亚运会奉献爱心、真情服务。共青团广州市委、第16届亚洲运动会组织委员会志愿者部通过完善的组织体系,广泛动员和吸引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市民参与亚运服务,展示广州入的热情和友爱,体现广州社会的和谐与活力,塑造“国家中心城市”的新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