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忠平
页数:328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30026185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志愿服务组织建设与项目管理》一书是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和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联合组编的“志愿服务实务丛书”中的一本,以帮助志愿服务组织提升自身的组织建设和项目管理能力、推动中国志愿服务组织的发展为目标,系统阐述了志愿服务组织建设与项目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全书首先阐述了志愿服务组织的基本概念、特点与类型,进而从定位、组建、治理、管理、社会资源等角度系统论述了志愿服务的组织建设,并从项目的设计、执行、评估,以及项目的财务管理和风险管理等角度论述了志愿服务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本书以“案例+点评”的形式安排了大量志愿服务案例,以帮助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理论和方法。
作者简介
王忠平 管理学博士,和众泽益志愿服务中心创始人、主任,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兼任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公益创业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企业志愿服务联盟秘书长、广州志愿者学院客座教授等职。曾获得2012年度“上海十大青年公益先锋”称号、第二十八届“北京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著(编)有《志愿服务管理理论与实务》《志愿服务项目评估理论与方法》《志愿者管理工具包》等著作多部,在志愿服务领域发表相关论文数十篇。沈立伟 和众泽益志愿服务中心项目总监,拥有多年公益和志愿服务行业从业经验,在公益和志愿服务项目咨询管理、项目策划与执行、志愿者及团队管理等领域尤其具有丰富的经验。曾参与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及强生、西安杨森、星巴克、沃尔玛、阳光保险、英格索兰等企业相关项目的咨询、策划与执行工作。2015年主导策划的“为妈妈奔跑”运动类公益筹款项目荣获第二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
本书特色
《志愿服务组织建设与项目管理》一书是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和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联合组编的“志愿服务实务丛书”中的一本,以帮助志愿服务组织提升自身的组织建设和项目管理能力、推动中国志愿服务组织的发展为目标,系统阐述了志愿服务组织建设与项目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全书首先阐述了志愿服务组织的基本概念、特点与类型,进而从定位、组建、治理、管理、社会资源等角度系统论述了志愿服务的组织建设,并从项目的设计、执行、评估,以及项目的财务管理和风险管理等角度论述了志愿服务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本书以“案例 点评”的形式安排了大量志愿服务案例,以帮助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理论和方法。
目录
第一章志愿服务组织概述
第一节志愿服务组织的概念
第二节志愿服务组织的特点与类型
第二章志愿服务组织的定位
第一节志愿服务组织的使命
第二节志愿服务组织的愿景
第三节志愿服务组织的价值观
第四节志愿服务组织的章程
第五节志愿服务组织的战略规划
第三章志愿服务组织的组建
第一节志愿服务组织的登记管理
第二节志愿服务组织的组织架构
第三节志愿服务组织的年审管理
第四节志愿服务组织的党组织
第四章志愿服务组织的治理
第一节志愿服务组织的治理概述
第二节志愿服务组织的治理结构
第五章志愿服务组织的管理
第一节志愿服务组织的志愿者管理
第二节志愿服务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
第三节志愿服务组织的财务管理
第六章志愿服务组织的社会资源
第一节志愿服务组织的社会资源拓展
第二节志愿服务组织的公信力
第三节志愿服务组织的传播管理
第七章志愿服务项目的管理
第一节志愿服务项目的概念
第二节志愿服务项目管理概述
第八章志愿服务项目的设计
第一节志愿服务项目的立项调研
第二节志愿服务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第三节志愿服务项目的策划
第九章志愿服务项目的执行
第一节志愿服务项目的执行计划
第二节志愿服务项目的执行管理
第三节志愿服务项目的监测
第十章志愿服务项目的财务管理
第一节志愿服务项目财务管理概述
第二节志愿服务项目的资金管理
第十一章志愿服务项目的评估
第一节志愿服务项目评估概述
第二节志愿服务项目评估的内容
第十二章志愿服务项目的风险管理
第一节志愿服务项目风险概述
第二节志愿服务项目风险管理的流程与方法
参考文献
节选
志愿服务组织是汇聚社会资源、传递社会关爱、弘扬社会正气的重要载体,是形成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社会风尚的重要力量。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快速发展、志愿服务组织不断涌现,对促进志愿服务活动广泛开展、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具体而言,志愿服务组织的作用体现在:(一)有助于满足社会多元需求作为政府部门和市场部门以外的“第三部门”,志愿服务组织的行为是一种新型的资源配置方式,可以有效弥补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我国志愿服务组织以扶贫、济困、扶老、救孤、恤病、助残、救灾、助医、助学等为工作重点,可有效弥补社会民生领域的薄弱环节。此外,志愿服务组织的一个特点是深入社区、了解社区需求,通过志愿服务组织的项目化运作,可以有效汇聚社会资源,满足社会多元需求。(二)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志愿服务组织以解决某类具体的社会问题为宗旨。成立志愿服务组织可有效避免临时性、短期化的不足,提升志愿服务的可持续性。同时,组织化的志愿服务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灵活度高、创新性强等特点,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三)有助于构建多元治理格局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日益突出,不同区域、不同群体、不同组织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市场化取向的改革所催生的多元市场主体提出了不同的利益诉求。创新社会治理需要构建多元治理格局,最终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治理体系,志愿服务组织是多元社会主体中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是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基层稳定方面成为的一般重要力量。(四)有助于推动国际民间交流随着中国外派志愿者数量的逐渐增多,志愿服务成为民间交流的重要渠道。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志愿服务在促进民心相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精神,广泛开展文化交流、学术往来、人才交流合作、媒体合作、青年和妇女交往、志愿者服务等,为深化双边、多边合作奠定了坚实的民意基础。对此,国家层面出台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关于加强我国社会组织参与国际非政府组织活动协调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的意见》等重要文件,积极鼓励志愿服务组织通过志愿服务的方式加强民间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