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现代兽医麻醉学

封面

作者:王洪斌主编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

ISBN:978710914229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相关资料

插图:许多抗生素有神经肌肉兴奋传导的阻滞作用,能增强肌松药作用,但其增强机理因药而异。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中,以新霉素和链霉素抑制神经肌肉传递功能最强,这类药中还有妥布霉素、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均可增强非去极化肌松药和去极化肌松药作用。但抗生素阻滞神经肌肉兴奋传导的作用环节可能是多方面的,有可能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前,影响乙酰胆碱的合成和释放等过程,也有可能作用于接头后膜,影响胆碱能受体的完整性,干扰肌肉正常的兴奋一收缩耦联。此外,对神经末梢和肌膜的动作电位的产生和扩散也可能有影响。由于不同抗生素增强肌松药的机理不同,因此,用以颉颃抗生素类药物也不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主要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前,有类似镁离子作用,用钙剂和新斯的明可完全或部分颉颃其阻滞;多黏菌素对神经肌肉接头的作用是抗生素中最强的一种,作用于接头前和接头后,其阻滞逆转困难,且不能用钙和新斯的明颉颃。但有报道用4一氨基吡啶可颉颃多黏菌素B引起的神经肌肉兴奋传导阻滞,其机理还不清楚。林可霉素和氯洁霉素增强非去极化肌松药,而不增强去极化肌松药,其作用同样有接头前和接头后双重作用,并可部分被钙和新斯的明颉颃。由于抗生素增强肌松药的机制复杂,所以对抗生素增强肌松药作用所致的阻滞延长,最好还是在维持人工通气下让其自然恢复。颉颃某些抗生素阻滞的治疗,应用钙有的可能有作用,但也有可能削弱抗生素的抗菌效果。先锋霉素在临床剂量范围没有明显的增强肌松药作用。

目录

前言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麻醉发展简史第二节 兽医麻醉的概念及分类第三节 现代兽医麻醉学的范畴第四节 麻醉的分期第五节 兽医麻醉工作的任务和程序第二章 麻醉器械和设备第一节 静脉麻醉相关的器械与设备第二节 吸入麻醉相关的器械与设备第三节 麻醉过程中监护设备第四节 麻醉设备的维护第三章 局部麻醉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局麻药第三节 局麻药的药代动力学第四节 局麻药的全身反应第五节 影响局麻药作用的因素第六节 局麻方法第四章 全身麻醉总论第一节 麻醉药的作用方式第二节 大脑电活动第三节 肺泡气最低有效浓度(MAC)和最小输注率(MIR)第四节 全身麻醉对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第五节 麻醉对生理功能的影响第五章 复合麻醉第一节 复合麻醉的发展概况第二节 复合麻醉的机理第三节 全麻的诱导、维持与苏醒第四节 复合麻醉原则和常用的复合麻醉方法第五节 az-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在动物麻醉中的复合应用第六节 氯胺酮在动物麻醉中的复合应用第七节 应用复合麻醉的若干问题第六章 镇静、镇痛和术前用药第一节 镇静、镇痛概述第二节 安定镇静类药物第三节 镇痛药第四节 抗胆碱药物第五节 麻醉或术前用药的原则第七章 静脉全身麻醉药第一节 巴比妥类药物第二节 速效非巴比妥类药第三节 中效静脉麻醉药第四节 分离麻醉药第五节 其他麻醉药第六节 静脉注射药在体内的分布过程第七节 药理学和静脉注射药第八章 肌松药物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非去极化阻断药(竞争性阻断药)第三节 去极化肌松药第四节 神经肌肉阻滞的监测第五节 神经肌肉阻断的影响因素第六节 神经肌肉阻断诱导的逆转第七节 神经肌肉阻断药在兽医临床麻醉的应用第八节 应用神经肌肉阻断剂相关的术后并发症第九节 理想肌松药的研究方向第十节 其他肌松药第九章 吸入麻醉药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吸入麻醉剂药代动力学特点第三节 吸入麻醉药的选择第四节 临床上常用的吸入麻醉剂第五节 复苏第十章 中药麻醉第一节 中药麻醉剂的药理介绍第二节 中药麻醉剂的处方与制剂第三节 中药麻醉剂的临床应用第十一章 针刺麻醉第一节 针刺麻醉的概述第二节 针刺麻醉作用原理第三节 针刺麻醉穴位选配第四节 常用针麻方法第十二章 激光麻醉第一节 氦一氖激光麻醉第二节 二氧化碳激光麻醉第十三章 低温麻醉第一节 低温对生理的影响第二节 低温麻醉的适应症第三节 低温的临床分类和应用第四节 低温麻醉的实施方法第五节 低温的管理第六节 并发症及处理第十四章 犬的麻醉第一节 麻醉前准备第二节 麻醉前给药第三节 静脉麻醉第四节 常用复方麻醉剂第五节 吸人性麻醉第六节 局部麻醉第七节 新生幼犬的麻醉第八节 麻醉恢复期和术后护理第十五章 猫的麻醉第一节 猫一般麻醉技术第二节 局部麻醉第三节 猫的镇静与镇痛第四节 麻前给药第五节 猫全身麻醉第十六章 羊的麻醉第一节 绵羊和山羊的镇静第二节 绵羊和山羊的局部麻醉第三节 绵羊和山羊的麻醉前准备第四节 绵羊和山羊的麻醉技术第五节 绵羊和山羊的全身麻醉第十七章 猪的麻醉第一节 局部麻醉第二节 全身麻醉第三节 肌松药物的应用第四节 猪常用全身麻醉方案第五节 术后护理第六节 猪恶性高热第七节 小型猪的麻醉第八节 小型猪全麻机理的研究第十八章 牛的麻醉第一节 牛的镇静第二节 局部麻醉第三节 全身麻醉第四节 水牛的麻醉第十九章 马的麻醉第一节 马的镇静第二节 局部麻醉第三节 全身麻醉第二十章 实验动物的麻醉第一节 吸入麻醉第二节 注射麻醉第三节 兔类动物的麻醉第四节 啮齿类动物的麻醉第二十一章 鸟类及家禽的麻醉第一节 鸟类及家禽麻醉中应注意的问题第二节 局部麻醉第三节 鸟类的注射麻醉第四节 鸟类的吸人麻醉第五节 药物的联合应用第六节 麻醉后管理第二十二章 鱼的麻醉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鱼类常用的麻醉剂第三节 鱼类麻醉中应注意的问题第二十三章 野生动物麻醉第一节 野生动物麻醉第二节 常见野生动物的麻醉第二十四章 产科麻醉第一节 妊娠及分娩期间母畜的生理学变化第二节 妊娠和分娩期间母畜的解剖学特点和药理学变化第三节 妊娠和分娩麻醉用药注意事项第四节 常用于兽医产科的麻醉药物第五节 不同动物产科麻醉技术第二十五章 胸腔及心脏外科手术的麻醉第一节 麻醉前评估与准备第二节 兽医临床常见的胸腔及心脏外科手术的麻醉第二十六章 危重病畜的麻醉第一节 急症危重病畜的麻醉第二节 危重病畜的处理第三节 临床常见的危重疾病的麻醉原则第二十七章 麻醉监测第一节 兽医麻醉监测基本知识第二节 循环功能的监测第三节 呼吸系统的监测第四节 外周循环的监测第五节 代谢的监测第六节 神经肌肉阻滞的监测第七节 脑监测第八节 麻醉深度监测第二十八章 麻醉意外及麻醉并发症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麻醉意外的常见原因第三节 循环系统并发症第四节 呼吸系统并发症第五节 呕吐第六节 流涎第七节 姿势引起的事故第八节 体温异常第九节 麻醉中寒战第十节 躁动、抽搐、惊厥第十一节 凝血障碍与异常出血的处理第十二节 呃逆第十三节 脊髓和硬膜外麻醉相关并发症第十四节 静脉注射相关的事故第十五节 局麻药反应及其治疗第十六节 麻醉药物过敏第十七节 麻醉中的爆炸第十八节 苏醒延迟第十九节 兽医麻醉人员的危险第二十九章 兽医麻醉护理第一节 患畜麻醉前检查第二节 患畜麻前管理第三节 麻醉期间常用疗法第四节 苏醒期患畜的护理第五节 心肺复苏第六节 脑复苏第七节 终止复苏的指标附录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参考文献

节选

《现代兽医麻醉学》内容包括兽医麻醉发展史、兽医麻醉设施、麻醉药物、麻醉技术、麻醉程序、麻醉方法、麻醉监测、麻醉意外和事故、麻醉并发症及其处理、麻醉复苏和麻醉后护理等。不但介绍了大动物(马、牛)、中动物(猪、羊)、小动物(犬、猫)的麻醉,还包括实验动物(兔、鼠)、野生动物(鹿、虎、熊、猴、蛇、鸟)、水生动物(鱼)等麻醉内容。由于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多数兽医临床诊疗单位还不可能具备发达国家成套的先进麻醉设备和监护仪器,这就决定了我国的兽医麻醉不可能照搬发达国家的模式,要有适合我国国情的兽医麻醉学的发展特色。所以,在这本著作中,不但对国内的麻醉现状、常用麻醉药物、麻醉技术和麻醉方法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同时也对目前国外兽医麻醉方面的新药物、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了论述,以便在国内外兽医麻醉的比较中不断发扬我国兽医麻醉的精华,吸取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形成适合我国兽医麻醉的特色和模式,以保证兽医临床诊疗、野生动物保护、实验动物医学、人畜共患病等学科发展的需要。全书共分为29章,除了前面提到的内容以外,还重点介绍了中药麻醉、激光麻醉、针刺麻醉等我国传统的麻醉方法,同时补充了低温麻醉、吸人麻醉、复合麻醉等先进的麻醉方法,大大地丰富了麻醉手段。《现代兽医麻醉学》将产科麻醉、胸腔及心脏外科手术的麻醉、危重病畜的麻醉等以分科麻醉的方式加以介绍,使麻醉与兽医外科学、兽医产科学等临床学科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根据医学麻醉和国外兽医麻醉方面的先进经验,将麻醉监测、麻醉护理等麻醉管理工作以独立章节的形式在兽医麻醉学中提出,这充分体现了现代兽医麻醉学科的独立性,使学科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现代兽医麻醉学》可供广大兽医科研人员、兽医院医生、宠物医生、动物园医生、高等院校师生和其他畜牧兽医工作人员使用和参考,同时也可作为野生动物驯化和保护、比较医学、实验动物学等方面的人员参考。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现代兽医麻醉学》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80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