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姚忠
页数:288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7605076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连续性课程:特色课程发展的实践探索
内容简介
本书是小学特色课程发展的实践探索。连续性是人和事物在发展过程中主要遵循的规律,对于课程来说亦是如此。连续性原则是学校构建特色课程的重要关注点。嘉定区方泰小学在“妙趣金石”特色课程发展的实践探索中,梳理出课程价值追求(理念与目标)的连续性、课程内容设计的连续性、课程实施过程的连续性、课程评价方式的连续性、课程资源应用的连续性、课程主体协作的连续性等方面的理论与策略。该书希望引导学生在经历特色课程学习实践的过程中有效提升核心素养,实现身心的自由生长。
作者简介
姚忠,上海市特级教师,上海市嘉定区方泰小学党支部书记兼校长。工作期间,她带领学校积极探索“妙趣金石”综合课程群建设。在区域特色发展背景下,基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方泰小学将原有的篆刻特色课程升级迭代为“妙趣金石”综合课程群,基于创造力及审美素养培育的不同维度,通过构建各种富有探索性和启发性的教学活动,以项目化学习的方式实施,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系统化地接触和感受金石文化,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本书特色
教育是连续的。
课程具有连续性,包含目标设计的连续性、内容呈现的连续性、学习形态的连续性以及评价促进的连续性。连续性课程需要把握儿童内在生长与外在表现、生活经验与认知结构、个体发展与社会改造之间的关系。
目录
第一章 连续性课程:为了儿童的自由生长 /1
教育是具有连续性的,连续性课程彰显出特色课程建设的一般规律。“大美金石”课程在价值追求方面彰显了课程的内在生长性和价值连续性。在这里,课程成为联结内在目标与外在表现、经验与认知、个体发展与社会改造的价值载体。
一、杜威教育哲学的核心:连续性/2
二、促进儿童生长的课程象限/4
三、“大美金石”课程的连续性 /5
课程智慧“金石言史”课程的生长价值/8
第二章 连续性课程:螺旋式上升的课程设计/51
人是不断生长的,为人生长的课程设计具有连续性。泰勒认为,我们在编制一组有效地组织起来的学习经验时,必须符合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准则。因此,连续性课程设计要关注纵向组织的连续性、前后街接的顺序性和内容叠加的整合性,体现从基础到拓展、从理论到实践的螺旋式上升逻辑。
一、连续性课程设计的理据/52
二、连续性课程设计的维度/53
三、连续性课程设计的探索 /54
课程智慧 “金石言情”课程设计的逻辑 /56
第三章 连续性课程:在忠实与创生之间的舞蹈/89
课程实施的不同取向之间是连续的,课程实施的连续性包含着时间和空间的连续性。从实践上看,课程实施的连续性关注文化引领的聚焦性、学习主题的连续性、内容细化的序列性以及整体要素的融合性。只有将课程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融合、学习活动与真实情境相融合、学科知识和学科实践相融合,才能整体提升课程实施效果。
一、课程实施取向及其连续性/90
二、课程实施的连续性及其生成/91
三、连续性课程实施策略/94
课程智慧 “金石言韵”课程实施的方法:/95
第四章 连续性课程:增值赋能的课程追求/125
课程评价是持续性的意义建构过程,从过程评价到结果评价、从绝对评价到增值评价是一个连续性过程,具有连续性。课程评价的连续性发生在真实情境之中,通过对课程进展过程中的具体情境和特定时空等的预期,促进评价者对课程评价概念的情境性和整合性理解,实现对利益相关者的赋能。
一、课程评价的连续性的理解/126
二、课程评价的连续性的应用/127
课程智慧 “金石言志”课程评价的艺术/131
第五章 连续性课程:聚焦儿童发展的资源联动/163
课程资源按照空间分布可以分为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按照是否能“看得见、摸得着”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不同形式的课程资源的界限不是绝对的,而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具有连续性。在课程开发过程中,要充分有效利用内部资源,合理开发外部资源,在保证有形资源充分利用的同时,充分发挥无形资源的重要作用。
一、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的连续性/164
二、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的连续性/165
课程智慧“金石言器”课程资源的整合/167
第六章 连续性课程:纵横交错的主体牵引/203
课程发展是多元主体参与的过程,是多元主体对话的交互作用过程。毋庸置疑,课程发展离不开人。教学主体与学习主体之间、内部主体与外部主体之间相互作用,达成信任合作的环境才能实现课程治理效益的最大化,推动课程高质量发展。因此,课程治理要立足学生发展,注重完善多主体协商共治,尊重不同课程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共同促进课程发展。
一、教学主体与学习主体的交互作用/205
二、内部主体与外部主体的协同作用/207
课程智慧 “金石言创”课程主体间的联系 /211
后记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