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齐让主编
页数:700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50464989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一是开展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思想,促进学科发展,推动自主创新。二是组织科学技术工作者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作贡献。三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捍卫科学尊严,推广先进技术,开展青少年科学技术教育活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四是反映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建议、意见和诉求,维护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学术道德建设和学风建设。五是组织科学技术工作者参与国家科学技术政策、法规制定和国家事务的政治协商、科学决策、民主监督工作。六是表彰奖励优秀科学技术工作者,举荐人才。七是开展科学论证、咨询服务,提出政策建议,促进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接受委托承担项目评估、成果鉴定,参与技术标准制定、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和认证等任务。八是开展民间国际科学技术交流活动,促进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发展同国外的科学技术团体和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友好交往。九是开展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十是兴办符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宗旨的社会公益性事业。
目录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会徽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标识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简介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china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领导同志的讲话
在纪念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在中国科协七届三次全委会议上的讲话
在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上的讲话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开创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新局面
–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工作汇报会上的讲话
在纪念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大会上的致辞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努力推动科协工作再上新台阶
–在中国科协七届三次全委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在纪念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大会上的贺词
在中国科协七届三次全委会议闭幕式上的讲话
在2008年地方科协党组书记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全国“讲理想、比贡献”活动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中国协会全国委员会及常务委员会文件
中国科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会议纪要(第6次)
中国科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会议纪要(第7次)
中国科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会议纪要(第8次)
中国科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会议纪要(第9次).
重要文件
关于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
关于认真学习贯彻李源潮同志在中国青年科技奖20周年暨第十届中国青年科技奖颁奖大会上讲话的通知
关于组织开展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纪念活动的通知
关于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工作会议纪要》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
实施工作机制》的通知
关于成立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的通知
关于印发《中国科协2008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科普基础设施发展规划(2008-20lO_2015)
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科技工作的若干意见
关于印发《中国科协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方案(2008_2010年)》的通知
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关于加强共建学会工作的指导意见
关于印发《中国科协团体会员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关于印发《中国科协学术交流活动平台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关于印发《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关于印发《企业科学技术协会组织通则》的通知
关于转发《中共辽宁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科协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关于转发《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加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意见》
的通知
关于转发《内蒙古党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科协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专题文章
中国科协2008年工作概况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推进科协事业迈上新台阶
进一步开创科协工作新局面
–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中国科协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题
中国科协召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
中国科协党组中心组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中国科协党组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十七届三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
在中国科协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习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中国科协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切实推动科协事业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
中国科协集中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
邓楠深入基层开展系列调研活动
邓楠带头查找问题积极探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思路
以“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为主题,以提高服务能力为实践载体,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中国科协党组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
中国科协党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整改落实方案
……
纪念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专题
抗震救灾专题
重点工作和重大活动
人物
表彰奖励
中国科协2008年度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全国学会、协会、研究(含受委托管理的学会)简况
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协简况
大事记
附录
索引
节选
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选择,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更好更快地把我国科技事业推向前进。 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自觉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坚持科技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继承和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增强不懈奋斗、勇攀世界科技高峰的信心和勇气,站在时代发展前列,追踪世界科技前沿,勇敢担}负起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任务和历史使命,集中力量在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取得突破,努力掌握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解决重大公益性科技问题,在自主创新方面继续创造无愧于祖国、无愧于人民的光辉业绩。 希望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为勇攀科技高峰作出新贡献。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赢得发展、造福人类,必须注重自主创新。国家将坚持把科学技术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组织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快组织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这将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激发创新活力、增强创新动力创造良好条件。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深入开展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不断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着力在若干重要领域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要坚持以人为本,把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作为科技工作的重要内容,在生命健康、生态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等领域加强攻关,加强对地震灾区灾后恢复重建方面科技问题的研究,推动科技成果充分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要积极投身技术创新体系、知识创新体系、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特别是要积极投身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认真学习和充分吸收国际先进科技成果,有效利用全球科技资源,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贡献智慧和力量。要积极推动科技体制机制创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促进国家科技决策机制和宏观协调机制建立健全,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促进科研布局和结构调整,在形成有利于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既体现中国特色又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要身体力行地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甘当人梯、提携后进,花大心血、下大气力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凝聚人才、成就人才。当前,在国际金融危机快速扩散和蔓延、我国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的情况下,广大科技工作者要积极为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贡献力量,特别是要加强对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方面重大科技问题的攻关研究,加强对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重大科技问题的攻关研究,继续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希望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大力普及科学技术,积极为提高全民族素质作出新贡献。科技成果只有为全社会所掌握、所应用,才能发挥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最大力量和最大效用。科技工作包括创新科学技术和普及科学技术这两个相辅相成的重要方面。普及科学技术,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既是激励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内在要求,也是营造创新环境、培育创新人才的基础工程,必须作为国家的长期任务和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切实抓紧抓好,为科技进步和创新打下最深厚最持久的基础。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普及科学技术、促进广大人民群众深入了解科技知识作为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把贯彻落实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作为科技工作的重要方面,努力成为科学知识的传播者、科学方法的实践者、科学思想的倡导者、科学精神的弘扬者。要积极参与科普活动,开展科普创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专长,把科研和科普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积极主动地向公众介绍科研最新发现、展示科技创新成果,通过丰富多彩、扎实有效的科技教育、传播、普及活动帮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必要的科技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正确的科学思想、崇尚崇高的科学精神,提高人民群众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公共事务参与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推动人民群众综合素质普遍提升。要积极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社会风尚,帮助人们以科学思想观察问题、以科学态度看待问题、以科学方法处理问题,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保持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