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刘聪
页数:351页
出版社:齐鲁书社
出版日期:2010
ISBN:978753332399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作者简介
刘聪,1974年生,山东威海人。文学博士。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海峡两岸梁实秋研究学会理事,山东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文学。已出版专著《古典与浪漫一梁实秋的女性世界》、《张爱玲:在这个世上我可以投向谁》,合著《梁实秋图传》,主持山东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现代新儒学文化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在《文学评论》、《中州学刊》、《齐鲁学刊》、《韩中言语文化研究》等海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
相关资料
在梅光迪眼中,“儒家思想可能是除了佛教以外,对白璧德品性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的一大因素”。而且白璧德的理想就是要成为儒家彬彬有礼的学者,假如白璧德出生在中国,“他会成为儒家理想另一位举足轻重的代言人”。在与白璧德的交谈中,梅光迪发现他“深以孔学之衰落为可惜,于中国之门人殷殷致其期望”。①在梅光迪看来:白璧德对儒家人文主义的评价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向他的中国学生指明了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地位;为他们在当今形形色色的文化价值观和文化主张中指明了正确的道路。在其影响下,他的学生们在看待本国的文化背景时有了新的视角和方法——这种方法的基础要比以前更具批判、性态度和技巧。这种评论方法并没有使诸多年轻的中国知识,分子更快地背叛自己的文化,反而更坚定了他们的信仰。②正因为从白璧德这里找寻到了令“古老的儒家传统”“更具阳刚之气”的办法,所以梅光迪“几乎是带着一种顶礼膜拜的热忱一遍又一遍地读着当时已面世的白璧德的三本著作”。
本书特色
《现代新儒学文化视野中的梁实秋》是文史哲博士文丛之一。
目录
节选
《现代新儒学文化视野中的梁实秋》内容简介:我常说我们这一代正赶上穷折腾的灾难岁月,“读书无用”论、“写文章有罪”论消解了我们的青春活力,熄灭了我们胸中奋发向上的心火,导致我们这一代在学养和知识上的“先天不足”;尽管到了新时期千方百计地努力“补课”,但是岁月催人老、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总是在文学研究中获取不了“偷天妙手绣文章”的硕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