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陈筠泉
页数:341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
ISBN:978753345331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文明理论和文明发展战略的研究为何迫在眉睫?
当今世界主要的两个发展趋势意味着什么?
世界各主要国家的文明发展战略是什么?
如何制定适合我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文明发展战略?
……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如何更好地弘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积极地吸收、借鉴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是我们研究制定文明发展战略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笔者认为,本书各章所涉及的一些文明理论问题都很重要,关系到能否从当今世界形势和我国国情出发科学地、实事求是地制定我们的文明发展战略,以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本书主要是从经济全球化和国家现代化的意义上来思考我国的文明发展战略问题,对有关的几个理论问题作了深刻的探讨。
作者简介
汝信,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学部委员、世界文明比较研究中心主任。1931年出生,江苏吴江人。1949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1956年攻读著名学者贺麟先生黑格尔哲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后留哲学所从事研究工作,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副院长,并兼任哲学所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在国内外学术机构中曾担任的主要职务有.中华全国美学学会会长、中国政治学会会长以及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副主席、东德科学院外籍院士、韩国启明大学名誉哲学博士等。主要从事西方哲学史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美学的研究。主要著作有《黑格尔范畴论批判》(与姜丕之合著)《西方的哲学和美学》《西方美学史论丛》《西方美学史论丛续编》《美的找寻》等。陈筠泉,1935年生1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哲学研究所原所长、《哲学研究》杂志原主编。代表作有《陈筠泉文集》《哲学与文化)(主编)(合著)(科技革命与当代社会》(主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副主编)和《关于社会财富的创造及其分配问题》等。
相关资料
不言而喻,从事文化问题的研究,首先必须弄清什么是文化。但是,当人们面对上述种种纷繁复杂的文化定义,究竟应该从何着手?我们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先把广义的文化概念和狭义的文化概念区分开来。当人们把经济、政治和文化并列起来,看成是社会生活的三大领域的时候,他们使用的是狭义的文化概念,指的是精神文化。它包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审美情趣、宗教信仰、民族性格和风俗习惯等等。应当说,通常人们习惯于使用狭义的文化概念,把文化当作精神文化,当作社会的某个领域、某个层面、某个部分的现象。但我们在深入系统地研究文化问题时,决不能局限于狭义的文化概念,仅仅把它当作社会的某个领域,某个层面、某个部分的现象。正如有的学者指出,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产生物化形态的文化(物质文化),交往活动形成规范形态的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活动产生观念形态的文化(精神文化);而每一形态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结构,并存在着贯通三者的内在联系,作为整体的文化系统则应由这三者互为媒介构成。因此,文化不仅是社会的某个部分或某个层面、某个领域的现象,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普遍现象,它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和各个部分之中。我们常讲市场经济不单纯是一种经济体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因为市场总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要形成一个文明的市场,不仅需要由法律法规来制约,还需要由伦理道德来规范。如果人们不讲文明,就必然会造成市场的混乱。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实行以“休克疗法”著称的激进改革;招致恶性通货膨胀,居民实际收入大幅下降。一时间,卢布贬值,黑市贸易和“影子经济”猖獗,生产急剧滑坡,市场极其混乱,没有任何文明可言。当时,俄罗斯人习惯称这种混乱的市场为“野蛮的市场”。
本书特色
《世界文明通论·文明发展战略》为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A类重大课题。文明理论和文明发展战略的研究为何迫在眉睫?当今世界主要的两个发展势意味着什么?世界各主要国家的文明发展战略是什么?如何制定适合我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文明发展战略。
目录
第一章 历史观与文明发展战略
第一节 文明发展战略
第二节 文明理论
第三节 唯物主义历史观
第二章 科技革命与文明进步
第一节 科技与人文
第二节 知识与信仰
第三节 符号化和数字化
第四节 生命伦理和生态文明
第三章 经济全球化与文明多样性
第一节 对经济全球化的文化分析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与贫富两极分化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与现代化
第四节 世界文明在普遍交往中发展
第五节 文明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第四章 国际政治秩序与文化认同
第一节 文化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第二节 文化多样性与世界多极化
第三节 国际政治中的文化认同
第四节 人权保障与政治文明
第五节 反对恐怖主义与国际政治秩序
第五章 意识形态与文化价值观
第一节 文化与意识形态
第二节 理性认识与价值观念
第三节 世界宗教与普遍伦理
第四节 文明对话与文化霸权主义
第六章 两种不同制度的文明
第一节 社会形态的演进与文化变革
第二节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经验和前景
第七章 世界各主要国家的文明发展战略
第一节 欧洲各国的文明发展战略
第二节 美国和北美其他国家的文明发展战略
第三节 拉丁美洲与加勒比地区各国的文明发展战略
第四节 俄罗斯及其他斯拉夫国家的文明发展战略
第五节 伊斯兰阿拉伯国家的文明发展战略
第六节 非洲各国的文明发展战略
第七节 印度和南亚各国的文明发展战略
第八节 日本和其他东亚国家的文明发展战略
第八章 我国文明发展战略的研究和制定
第一节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第二节 中西文化的关系问题
第三节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
第四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思想道德建设
第五节 统一的多民族文化的问题
第六节 我国的文化安全策略
主要参考文献
节选
《世界文明通论·文明发展战略》内容简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文明比较研究中心主持的研究课题《世界文明通论》,经过二十余位学者的协力合作,历时五载,付出了辛勤劳动,其成果终于和广大读者见面了。这是继该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的《世界文明大系》和《世界文明图库》之后又一关于世界文明的多卷本专著。如果说《大系》和《图库》的目的是对世界上一些主要文明做分别的研究、介绍和论述,那么《通论》则试图从总体上对有关世界文明的若干理论问题进行综合研究,并将中华文明纳入全球文明的视野,以三卷的篇幅做进一步的较全面的论述。在我国,关于世界文明的综合性的理论研究还刚起步不久,我们组织这一课题研究希望能引起学术界对世界文明的理论问题更多的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