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中华文明.中国近代文明通论-世界文明通论

封面

作者:左玉河

页数:581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

ISBN:978753345338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西方近代文明的强力挑战和儒学独尊地位的根本动摇,使中华文明面临着近代转型的使命。如何看待中西两种文明的特质、地位和关系?如何将中国传统文明进行创造性转化?如何吸纳西方文明之长而为我所用?近代中国志士仁人在思想文化领域展开了激烈的论争……

作者简介

汝信,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学部委员、世界文明比较研究中心主任。1931年出生,江苏吴江人。1949年毕业子上海圣约翰大学,1956年玫读著名学者贺麟先生黑格尔哲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后留哲学所从事研究王作,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副院长,并兼任哲学所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在国内外学术机构中曾担任的主要职务有中华全国美学学会会长、中国政治学会会长以及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副主席、东德科学院外籍院士、韩国启明大学名誉哲学博士等。左玉河,历史学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汁会文化史研究宰副主仟.兼中国现代文化学会副秘书长、中华口述历史研究会秘书长,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相关资料

但西方传教士以征服者的姿态进入中国,欲以耶稣代替孔子,使中国民众皈依基督教;并且凭借不平等条约取得了治外法权,为了扩大自己的声望和势力,吸引更多的中国民众人教,逐渐打破了士绅阶层对地方宗族和民众的控制。传教士开设育婴堂,创办学校,举办救灾等慈善事业,与按习俗本来由士绅们担任的开办义学、布施等社会义务,形成了激烈的竞争局面。这显然对士绅阶层的社会领袖地位构成了威胁,严重削弱了士绅在基层社会的权威,加剧了士绅阶层对教会的仇视和嫉妒。对传教士强烈不满的地方士绅,充当了反对教会的“旗手和鼓手”。由于传教士所拥有的近代科学知识及不平等条约给予的享有治外法权的政治权力,是中国地方士绅无力抗街的,故士绅利用自己在文化上的垄断地位,选择了以反洋教揭帖的形式鼓动普通民众,掀起了反洋教斗争。士绅们广泛散布反教言论和匿名揭帖,积极鼓动或亲自带领普通民众反对天主教,对于民众反教意识的萌发和反教行为的促成,均有着深远的影响。如福建士绅林应霖对英教十在乌石山占地盖楼的企图进行了多次控告,在楼房即将完工之时又带领民众将楼房拆毁;湖南士绅周汉主持撰刻30多种反教文件,并广为散发揭帖,对两湖及长江流域教案的发生起了重要的鼓动作用,从而引发了著名的“周汉反教案”。中国官绅所散发的各种反教文告揭帖,几乎众口一词地强调维护儒家思想文化传统。儒家向来以“内圣外王”为修身养性的最高境界,并以现世为其理想寄托之所在。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中国士绅所向往的是唐虞三代,甚至是比这更古远的理想的道德世界。

本书特色

《世界文明通论:中华文明·中国近代文明通论》为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A类重大课题。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西学东渐与中华文明结构的变化
一、西方器物文明的输人
二、西方制度文明的介绍
三、西方近代文明的全面涌人
四、西学东渐对中华文明的强力冲击
五、中华文明基本结构的变化
第二章 晚清时期的中西宗教文明碰撞
一、明清之际中西文明的最初相遇
二、反洋教背后的文明冲突
三、冲突流言传播与文明之间的误解
四、“灭洋”背后的文化情结
五、“孔子加耶稣”模式
第三章 晚清时期的中西文化论争
一、同文馆招收科甲正途人员研习天文算学之争
二、修筑新式铁路之争
三、民权论与君主专制的冲突
四、平等观念与纲常名教之争
五、民主共和与君主立宪之争
六、“欧化”与“国粹”之争
第四章 五四时期的东西文化论争
一、《新青年》派与《东方杂志》派之争
二、新旧思想能否调和之争
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引发的论战
四、学衡派对新文化运动的攻击
五、“科学与人生观”的论战
第五章 从“西学中源”到“中体西用”
一、“西学中源”说的提出
二、“西学中源”说内涵的扩大
三、“西学中源”说的两面性
四、“中体西用”论的最初表述
五、“中体西用”论的经典表述
六、“中体西用”论的影响
第六章 从“醉心欧化”到“全盘西化”
一、欧化思潮的兴起
二、胡适与“全盘西化”的提出
三、陈序经的“全盘西化”论
四、“现代化”共识的形成
第七章 从尊孔到“订孔”:儒学独尊地位的动摇
一、太平天国的反孔排儒
二、甲午以前士林的儒学观
三、康有为的孔子观
四、康有为的孔教构想
五、梁启超对保教论的批驳
六、章太炎的“订孔”之论
第八章 儒学根基的动摇与“排孔”思潮的兴起
一、科举停废与儒学社会根基的动摇
二、尊崇经学及维护儒学独尊地位之策
三、“非圣排孔”思潮的兴起
第九章 民初的国教运动与反孔思潮
一、民初的信仰危机与道德危机
二、民初孔教会与国教运动
三、袁世凯的尊孔复辟
四、《新青年》的反孔批儒
五、陈独秀的反孔批儒
第十章 五四以后的尊孔读经与儒家思想的新开展
一、国民政府恢复“固有道德”的努力
二、新生活运动:恢复儒家“德治”的尝试
三、梁漱溟、张君劢与现代新儒家的兴起
四、熊十力、冯友兰对传统儒学的新阐释
五、贺麟的“新心学”与儒家思想的新开展
第十一章 时代性与民族性:中西文明差异之比较
一、中西文明的接触与最初比较
二、戊戌维新前后的中西文明比较
三、五四文化论争中的东西文明比较
四、五四以后文化论争中的东西文明比较
五、中西文明既是“古今之异”又有“中外之别”
第十二章 文化核心价值观念的转变
一、“夷夏之辨”与近代民族主义的兴起
二、“义利之辨”与重商思潮的兴起
三、“公私之辨”与个性主义的兴起
结语:保持健全的文化心态。创建中华现代新文明
主要参考文献

节选

《世界文明通论:中华文明·中国近代文明通论》主要内容简介:西方近代文明的强力挑战和儒学独尊地位的根本动摇,使中华文明面临着近代转型的使命。如何看待中西两种文明的特质、地位和关系?如何将中国传统文明进行创造性转化?如何吸纳西方文明之长而为我所用?近代中国志士仁人在思想文化领域展开了激烈的论争……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中华文明.中国近代文明通论-世界文明通论》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70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