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伍依兰
页数:179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51008353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文学想象与文化置换—当代华语小说中的美国形象(1980-2005)
内容简介
本书运用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方法, 对1980—2005年间华语小说中的美国形象进行历时考察, 分三大时段考察美国形象的特点及时代意义。 (1) 20世纪80年代华语小说中的美国形象体现强烈的“政治模式化”特点, 是政治模式化了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形象。 (2) 20世纪90年代华语小说中的美国形象展现“社会全景化”特点, 具广阔性和多样性, 表现了美国丰富的社会风貌和鲜活的人物个性。 (3) 21世纪初华语小说中的美国形象展现美国“文化多元化”特点。不再过分集中于政治、经济等宏观话语, 而转向了美国社会基本因子“人”的深层探索。
通过实例分析,深刻比较文学中异国形象的建构机制,并对优选化语境下中美两国的文化差异与认同等问题做深入探讨。
作者简介
伍依兰,博士,华中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比较文学和文化、对外汉语教学研究。2009—2011年,赴美国堪萨斯大学孔子学院教学、访学。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项,参与华中师范大学“211”工程重大项目1项。出版合著1部,参编教材1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目录
导论一、比较文学中的异国形象研究二、中、美异国形象对应研究的不平衡性三、研究范围和对象四、研究思路和方法五、研究价值和意义第一章 美国形象历史回溯第一节 美国的正面形象一、“他国皆不及”之强国:晚清时期的美国形象二、民主与科学: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美国形象三、反法西斯的盟友: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美国形象第二节 美国的负面形象一、种族歧视的地狱——反美华工禁约文学的美国形象二、美帝国主义——新中国成立前后的美国形象第三节 美国的复合形象一、《环游地球新录》中的美国复合形象二、《吴宓日记》中的美国复合形象第二章 20世纪80年代:“政治模式化”的美国形象第一节 美国人形象的政治模式化一、“政治他者”——美国投机分子二、“经济他者”——援华的美国专家三、“他者”的两极对比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历史印记下的美国形象一、深怀“中国情结”的美国友人二、美国政客形象三、美式物质生活形象四、“文化大革命”记忆的影响五、借助“他者”的多重反思第三节 符号化的美国隐性形象一、“美籍身份”形象二、“镀金天堂”形象三、“美国之音”形象四、知识话语权的跨语境较量第四节 《丛林下的冰河》:解政治化的美国“物质”书写一、解政治化的美国形象二、难以融入的他者美国三、认同他者的“滞后性”痛苦第三章 20世纪90年代:“社会全景化”的美国形象第一节 美国国家形象的“工具化”指征:移民文学中的纽约形象一、“天堂”形象二、“地狱”形象三、“试验场”形象四、纽约形象的“工具化”五、“美国世纪”与“中国世纪”第二节 性别的政治化:美/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