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赵坤
页数:247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2034637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城市是由各式空间与建筑片断构成的整体,文学家对城市的书写掺杂着个体的空间想象与文化记忆。本书以建筑书写为焦点,结合空间叙事的动力机制与空间构形的权力关系对1980年代以来的城市叙事进行全面考察,探绎建筑与城市景观、空间、符号、身份在文学层面的互动关联,从而勾勒出一套有别于以往的“文学城市”地图。
作者简介
赵坤,1985年生于四川,2012年获武汉大学文学博士学位。现为西南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教师,中国写作学会会员,中国新文学学会会员。研究方向为文艺学、文化研究、写作学。近年专注于文学与建筑美学的跨学科研究,先后在《华文文学》《江汉论坛》《湖北社会科学》等期刊上发表相关论文十余篇。
本书特色
城市是由各式空间与建筑片断构成的整体,文学家对城市的书写掺杂着个体的空间想象与文化记忆。本书以建筑书写为焦点,结合空间叙事的动力机制与空间构形的权力关系对1980年代以来的城市叙事进行全面考察,探绎建筑与城市景观、空间、符号、身份在文学层面的互动关联,从而勾勒出一套有别于以往的“文学城市”地图。
目录
●绪论
●章 “城市叙事”:考察城市与文学的一个视角
● 节 “参照下的”城市书写及其想象机制
● 第二节 “城市文学”:现象、争议与反思
● 第三节 从“文学中的城市”到“城市叙事”
●第二章 阅读建筑:城市叙事中的景观元素
● 节 关于道路的视觉和行为
● 第二节 节点:故事的起点与终点
● 第三节 标志物的消失与再现
●第三章 置身建筑:城市叙事与空间构形
● 节 多元混杂的空间
● 第二节 空间争夺战与性别政治
● 第三节 空间认知的迷茫
●第四章 作为符号的建筑:城市的想象与呈现
● 节 市井叙事与城市镜像
● 第二节 怀旧书写的逻辑与资源
● 第三节 欲望物象、通属城市及乌托邦
●第五章 对话建筑:城市与人
● 节 “我城”:对峙或和解
● 第二节 “他城”体验与跨城书写
●部分目录
●章 “城市叙事”:考察城市与文学的一个视角
● 节 “参照下的”城市书写及其想象机制
● 第二节 “城市文学”:现象、争议与反思
● 第三节 从“文学中的城市”到“城市叙事”
●第二章 阅读建筑:城市叙事中的景观元素
● 节 关于道路的视觉和行为
● 第二节 节点:故事的起点与终点
● 第三节 标志物的消失与再现
●第三章 置身建筑:城市叙事与空间构形
● 节 多元混杂的空间
● 第二节 空间争夺战与性别政治
● 第三节 空间认知的迷茫
●第四章 作为符号的建筑:城市的想象与呈现
● 节 市井叙事与城市镜像
● 第二节 怀旧书写的逻辑与资源
● 第三节 欲望物象、通属城市及乌托邦
●第五章 对话建筑:城市与人
● 节 “我城”:对峙或和解
● 第二节 “他城”体验与跨城书写
●部分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