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现代新儒家美学论衡

封面

作者:侯敏

页数:422

出版社:齐鲁书社

出版日期:2010

ISBN:978753332376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绪论
一、灵根自植
二、大美学观
体系篇
 第一章 人文之美——现代新儒家美学的焦点
 第一节 人文与文艺
 一、人文内蕴
 二、文艺形塑
  第二节 人格与文艺
  一、文如其人
 二、人格魅力
 第三节 人生艺术化
 一、人生之乐
 二、人生之境
 三、人生美化
 第二章 心性之美——现代新儒家美学的旨归
 第一节以心为本
 一、心者神之主
 二、心之特性
 第二节 文艺与心灵
 一、修心
 二、写心
 三、传心
  第三节 审美与心境
  一、虚静论
 二、心游论
 第三章 生生之美——现代新儒家美学的祈向
 第一节 生生之道
 一、生生之德
 二、生化之理
  第二节 生香活意
   一、生之意趣
 二、感应自然
 第三节 生之礼赞
 一、生命的本性
 二、生命与诗艺
 三、生态美学观
 第四章 诗意之美——现代新儒家美学的体悟
 第一节 悟觉思维
 一、感悟哲学
 二、立象悟道
  第二节 “味”与“兴”
  一、“品味”之蕴
 二、“兴”之释义
 第三节 意境与韵致
 一、“境”之内涵
 二、韵与境偕
 三、艺术神韵
观照篇
 第五章 涉猎西学——现代新儒家美学的视境
 第一节 援西学入儒学
 一、“造模”功能
 二、“借鉴”作用
  第二节 与康德、黑格尔对话
  一、牟宗三与康德
 二、唐君毅与黑格尔
 第三节 与柏格森、海德格尔共鸣
 一、新儒家与柏格森
 二、新儒家与海德格尔
 第六章 批导现代——现代新儒家美学的忧思
 第一节 对现代性的反思
  一、西方的危机
 二、现代性的后果
  第二节 对西方中心主义的批驳
  一、抵抗“西化”
  二、平视的态度
  第三节 对现代主义艺术的评析
  一、现代派文艺的弊端
 二、现代艺术的冲突
 第七章 比较文化——现代新儒家美学的尺度
 第一节 中西文化比较
  一、文化特征
 二、哲学基础
 第二节 中西美学比较
 一、美学特征
  二、艺术精神
 第三节 统观与反思
 一、比较的方法
  二、比较的价值
 第八章 独树一帜——现代新儒家美学的风标
 第一节 新儒家与同辈美学家
 一、方东美与宗白华
  二、唐君毅与钱钟书
 第二节 新儒家与海外中国文论家
 一、徐复观与刘若愚
  二、成中英与叶维廉
 第三节 新儒家与鲁迅作品的因缘
 一、钱穆论鲁迅
  二、徐复观论鲁迅
  三、特定的视角
专题篇
 第九章 阐释之则——现代新儒家阐释学美学观
 第一节 “客观的了解”
 一、洞见本原
  二、崇敬与契合
 第二节 “追体验”的方法
 一、体验内蕴
  二、审美体验
 第三节 圆通的阐释
 一、“本体诠释学”
  二、“创造的阐释学”
 第十章 农国之美——现代新儒家论农业美学
 第一节 农业文明与文化源流
 一、农业渊源
  二、立国之本
 第二节 农业文明与价值体系
 一、早熟的文明
 二、农耕文化的特质
  第三节 农业文明与文学艺术
  一、农业文明与古诗缘起
 二、农业文化与古诗内涵
  三、农业社会与艺术思维
 第十一章 校园之灵——现代新儒家论审美教育
 第一节 大学之道
 第二节 全粹为美
 第三节 “以美育代宗教”辨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侯敏,1961年生,江苏句容人。文学博士。现为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文化诗学和文艺理论。著有《求真的诗学》、《有根的诗学》等。

本书特色

《现代新儒家美学论衡》以人心生诗为中心范畴,新儒家着力于中国文艺的美学问题,融思辨以入体认,融传统以入现代,返本开新构成一种大美学观。

目录

绪论一、灵根自植二、大美学观体系篇第一章 人文之美——现代新儒家美学的焦点第一节 人文与文艺一、人文内蕴二、文艺形塑第二节 人格与文艺一、文如其人二、人格魅力第三节 人生艺术化一、人生之乐二、人生之境三、人生美化第二章 心性之美——现代新儒家美学的旨归第一节 以心为本一、心者神之主二、心之特性第二节 文艺与心灵一、修心二、写心三、传心第三节 审美与心境一、虚静论二、心游论第三章 生生之美——现代新儒家美学的祈向第一节 生生之道一、生生之德二、生化之理第二节 生香活意一、生之意趣二、感应自然第三节 生之礼赞一、生命的本性二、生命与诗艺三、生态美学观第四章 诗意之美——现代新儒家美学的体悟第一节 悟觉思维一、感悟哲学二、立象悟道第二节 “味”与“兴”一、“品味”之蕴二、“兴”之释义第三节 意境与韵致一、“境”之内涵二、韵与境偕三、艺术神韵观照篇第五章 涉猎西学——现代新儒家美学的视境第一节 援西学入儒学一、“造模”功能二、“借鉴”作用第二节 与康德、黑格尔对话一、牟宗三与康德二、唐君毅与黑格尔第三节 与柏格森、海德格尔共鸣一、新儒家与柏格森二、新儒家与海德格尔第六章 批导现代——现代新儒家美学的忧思第一节 对现代性的反思一、西方的危机二、现代性的后果第二节 对西方中心主义的批驳一、抵抗“西化”二、平视的态度第三节 对现代主义艺术的评析一、现代派文艺的弊端二、现代艺术的冲突第七章 比较文化——现代新儒家美学的尺度第一节 中西文化比较一、文化特征二、哲学基础第二节 中西美学比较一、美学特征二、艺术精神第三节 统观与反思一、比较的方法二、比较的价值第八章 独树一帜——现代新儒家美学的风标第一节 新儒家与同辈美学家一、方东美与宗白华二、唐君毅与钱钟书第二节 新儒家与海外中国文论家一、徐复观与刘若愚二、成中英与叶维廉第三节 新儒家与鲁迅作品的因缘一、钱穆论鲁迅二、徐复观论鲁迅三、特定的视角专题篇第九章 阐释之则——现代新儒家阐释学美学观第一节 “客观的了解”一、洞见本原二、崇敬与契合第二节 “追体验”的方法一、体验内蕴二、审美体验第三节 圆通的阐释一、“本体诠释学”二、“创造的阐释学”第十章 农国之美——现代新儒家论农业美学第一节 农业文明与文化源流一、农业渊源二、立国之本第二节 农业文明与价值体系一、早熟的文明二、农耕文化的特质第三节 农业文明与文学艺术一、农业文明与古诗缘起二、农业文化与古诗内涵三、农业社会与艺术思维第十一章 校园之灵——现代新儒家论审美教育第一节 大学之道第二节 全粹为美第三节 “以美育代宗教”辨结语参考文献后记

节选

《现代新儒家美学论衡》共分11个章节,主要对现代新儒家美学知识作了介绍,具体内容包括现代新儒家美学的焦点、现代新儒家美学的旨归、现代新儒家美学的祈向、现代新儒家美学的体悟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文艺美学也是新儒家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现代新儒家的许多成员表现出对文学艺术的美学关注,呈现出中国现代人文学术领域里的独树一帜的文艺美学。新儒家开其文化之眼,觅其审美之趣。在学术发展的意义上,新儒家的美学思想确乎表现了一种独特的价值。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现代新儒家美学论衡》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62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