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国际贸易摩擦的新格局

封面

作者:杨艳红

页数:222 页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50048388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作者简介

杨艳红,女,1972年出生,安徽省岳西县人,现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讲师。1991年进入中南财经大学学习,先后获管理学学士、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已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为WTO与中国经济。

本书特色

《国际贸易摩擦的新格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青年学术文库

目录

第一章 导论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第二节 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第一节 国际贸易摩擦成因的理论综述一 国际贸易摩擦的微观经济学理论二 国际贸易摩擦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三 国际贸易摩擦的政治经济分析四 国际贸易摩擦的制度分析第二节 国际贸易摩擦变化原因的理论综述一 贸易保护手段选择的政治经济分析二 GATF/WTO多边贸易体制视角第三节 分析与总结第三章 世界贸易体制下国际贸易摩擦的不对称博弈模型第一节 世界贸易体制的发展第二节 WTO例外条款与国际贸易摩擦博弈一 WTO的例外条款二 WTO例外条款的存在原因及其博弈分析三 不同国际贸易摩擦形式的成本及其使用频率第三节 国际贸易摩擦的不对称博弈模型一 模型分析框架二 不对称国家间WTO贸易协议的执行及贸易壁垒的变化三 结论第四节 WTO争端解决机制与贸易争端一 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功能二 WTO争端解决机制的运行与’WTO贸易争端第五节 小结第四章 中国国际贸易救济摩擦的比较分析第一节 “入世”前后中国遭受贸易救济摩擦案件的变化一 全球及中国遭受贸易救济案件的总体情况及变化二 中国遭受反倾销摩擦的现状及比较三 “入世”后中国遭受其他贸易救济摩擦情况第二节 中国国际贸易救济摩擦频发的原因分析一 WTO贸易救济措施的特点二 中外双边贸易不对称因素第三节 主要贸易国对华反倾销摩擦原因的实证分析一 国内外研究综述与分析框架二 数据来源与计量模型三 回归结果与分析四 结论第四节 小结第五章 中外技术性贸易壁垒摩擦的绩效差异第一节 全球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发展与影响一 全球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发展二 技术性措施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第二节 WTO有关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规定及其影响一 WTO关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规定二 WTO技术性贸易壁垒规定的影响第三节 主要发达国家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发展变化一 美欧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现状二 欧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发展趋势第四节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差异一 WTO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进出口影响的计量分析二 中国进出口受WTO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严重的原因第五节 小结第六章 中外WTO贸易争端的差异第一节 中国参与WTO争端解决实践的总体特征及原因一 WTO争端解决程序二 中外参与WTO争端解决实践的比较三 中国向WTO申诉的成本收益的比较第二节 发达国家对中国提起的WTO贸易争端研究——以知识产权争端为例一 TRIPS协议下中美知识产权争端的演变二 中美知识产权争端的政治经济分析三 中美知识产权争端的展望第三节 中国提起WTO贸易争端的现状一 中国向WTO申诉的现状与原因二 案例分析:美国钢铁保障措施案第四节 小结第七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第一节 结论第二节 政策建议一 技术追赶型的平衡开放战略二 应对贸易摩擦的策略方针:积极应对、合理运用、灵活务实三 政府角色定位:公共服务型政府参考文献附录1 国外对中国反倾销调查的影响因素的回归结果附录2 UNCTAD的贸易管制措施代码表附录3 中国进出口受WTO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的回归结果附录4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与人均GDP的相关性附录5 我国研发能力与人均GDP的相关性附录6 文中的英文缩写名称目录后记

节选

《国际贸易摩擦的新格局》指导思想或学术旨趣,首先在于推出学术精品。通过资助出版学术精品,形成精品学术成果的园地,培育精品意识和精品氛围,提高学术成果的质量和水平,为繁荣国家财经、政法、管理以及人文科学研究,解决党和国家面临的重大经济、社会问题,作出我校应有的贡献。其次,培养学术队伍,特别是通过对一批处在“成长期”的中青年学术骨干的成果予以资助推出,促进学术梯队的建设,提高学术队伍的实力与水平。再次,培育学术特色。通过资助在学术思想、学术方法以及学术见解等方面有独到和创新之处的成果,培育科研特色,力争通过努力,形成有我校特色的学术流派与学术思想体系。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国际贸易摩擦的新格局》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61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