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举玺
页数:384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50048021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由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倡导的“新闻自由化”运动,导致了苏联社会主义信仰危机,使70多年的苏联社会主义基业分崩离析。1991年宣布成立的俄联邦政权虽然继承了苏联衣钵,但其社会体制完全由社会主义转变成为资本主义。
作者简介
张举玺,河南辉县人,新闻学博士、教授。现任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河南大学传媒研究所所长、河南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教育厅学术带头人、中国新闻史学会外国新闻史研究委员会理事、国家级新闻与传播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
长期从事新闻理论与实务、跨文化传播研究。先后在国内外媒体发表新闻作品2000余篇,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在国内外出版《俄罗斯大国转型之道》、《中俄现代传媒文体的比较研究》、《中俄教育管理体制比较》、《新闻写作技法》、《实用新闻理论》等专著10部,主编《新闻写作新编》等教材4部,完成和正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部级社科基金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等11项。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中俄报刊文体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第一节 中俄新闻语言特征
一 新闻语言的社会性
二 新闻语言的社会评价功能
三 新闻语言的导向功能
第二节 中俄报刊文体中的语言游戏特征
一 语言游戏概述
二 图表语言游戏
三 词组搭配游戏
四 多义词游戏
第三节 中俄新闻修辞的主要种类
一 顶真和层递修辞
二 重叠修辞
三 双关语和省略语
四 同义词罗列
第四节 中俄新闻作品的常用结构
一 新闻作品结构
二 新闻作品的结构特点
三 新闻作品常见的结构手法
第二章 中俄报刊文章的共同特征
第一节 中俄新闻体裁划分方法相同
一 新闻体裁概述
二 中国新闻体裁的划分方法
三 俄罗斯新闻体裁的划分方法
四 中俄新闻体裁划分方法比较
第二节 中俄新闻作品的特征相同
一 新闻作品的主要特征
二 中国新闻作品的特征
三 俄罗斯新闻作品的特征
四 中俄新闻作品的特征比较
第三节 中俄新闻作品的修辞方法相同
一 新闻修辞概述
二 中国新闻作品中的修辞方法
三 俄罗斯新闻作品中的修辞方法
四 中俄新闻作品中的修辞方法比较
第四节 中俄报刊词汇种类相同
一 报刊词汇
二 中国报刊词汇的特征
三 俄罗斯报刊词汇的特征
四 中俄报刊词汇功能比较
第五节 中俄新闻作品中的外来词汇种类相同
一 外来词汇
二 中国新闻作品中的外来词汇扩张问题
三 俄罗斯新闻作品中的外来词汇扩张问题
四 中俄新闻作品中的外来词汇扩张问题比较
第三章 中俄报刊文章的不同特征
参考资料
第一章 中俄报刊文体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第一节 中俄新闻语言特征
一 新闻语言的社会性
二 新闻语言的社会评价功能
三 新闻语言的导向功能
第二节 中俄报刊文体中的语言游戏特征
一 语言游戏概述
二 图表语言游戏
三 词组搭配游戏
四 多义词游戏
第三节 中俄新闻修辞的主要种类
一 顶真和层递修辞
二 重叠修辞
三 双关语和省略语
四 同义词罗列
第四节 中俄新闻作品的常用结构
一 新闻作品结构
二 新闻作品的结构特点
三 新闻作品常见的结构手法
第二章 中俄报刊文章的共同特征
第一节 中俄新闻体裁划分方法相同
一 新闻体裁概述
二 中国新闻体裁的划分方法
三 俄罗斯新闻体裁的划分方法
四 中俄新闻体裁划分方法比较
第二节 中俄新闻作品的特征相同
一 新闻作品的主要特征
二 中国新闻作品的特征
三 俄罗斯新闻作品的特征
四 中俄新闻作品的特征比较
第三节 中俄新闻作品的修辞方法相同
一 新闻修辞概述
二 中国新闻作品中的修辞方法
三 俄罗斯新闻作品中的修辞方法
四 中俄新闻作品中的修辞方法比较
第四节 中俄报刊词汇种类相同
一 报刊词汇
二 中国报刊词汇的特征
三 俄罗斯报刊词汇的特征
四 中俄报刊词汇功能比较
第五节 中俄新闻作品中的外来词汇种类相同
一 外来词汇
二 中国新闻作品中的外来词汇扩张问题
三 俄罗斯新闻作品中的外来词汇扩张问题
四 中俄新闻作品中的外来词汇扩张问题比较
第三章 中俄报刊文章的不同特征
参考资料
节选
《中俄新闻文体比较研究》主要内容简介: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由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倡导的“新闻自由化”运动,导致了苏联社会主义信仰危机,使70多年的苏联社会主义基业分崩离析。1991年宣布成立的俄联邦政权虽然继承了苏联衣钵,但其社会体制完全由社会主义转变成为资本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