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少聪编著
页数:258 页
出版社: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
ISBN:978756392242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感恩之心足以稀释孩子心中的狭隘和蛮横,还可以帮助孩子度过痛苦和灾难。常怀感恩之心,就可以勇敢地面对、接受未来生活中的挑战、苦难和挫折。使孩子的意志更加坚强、心胸更加宽阔。
感恩将使孩子的心和他所企盼的事物联系得更紧,感恩将使孩子产生对生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信念,从而会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孩子常怀感恩之心,他会感觉自己生活在一个美好的世界里,他的人生也会变得更加美好。
相关资料
看着这些现象,我们不禁要问:现在的孩子怎么了?为什么不容易感动、不懂得感恩?难道孩子的心真的那么狠吗?难道孩子真的不知道爱父母吗?有专家分析,现在的孩子不懂感恩,与他们获得的“爱”太泛滥、太单向、太单一不无关系。暨南大学社会科学部龚红月老师指出,中国传统文化讲“仁爱”,强调感情的双向交流,比如父母师长爱(关怀、指导、扶助、引向、理解等)子女,同时教育子女对父母师长“仁”(尊敬、仰慕、报答、服从等)。但遗憾的是,现在很多家长都没有这种意识。孩子接受了太多的爱,太容易地得到爱,就不懂得珍惜。这种“强制性”的感情重压,也使孩子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也就谈不上发自内心地去“感恩”了。当然,孩子缺乏感恩之心,变得冷漠与自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其中与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第一,父母缺乏对教育的正确理解。在家庭教育方面,很多父母没有正确理解教育的意义,受传统“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思想的影响,很多父母认为教育孩子的首要任务是让孩子成为一个会读书、考高分的孩子,只要孩子的成绩好,其他方面都不是太重要。因此,为了让孩子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父母不惜任何代价。但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很多孩子认为父母所做的是理所当然的。第二,学校教育缺乏正确的引导。在学校教育方面,把孩子的智力教育放在重要地位,而常常忽视孩子的人格教育和品质培养,这就使智力教育与人格教育严重失衡,孩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没有树立起来。在他们的心里,分数是自己追求的目标,而对于自己的师长他们没有任何的感激之情。现在很多孩子对父母的艰辛没有什么体会,却对社会上的时尚、名牌、奢华、虚荣等东西非常了解和沉迷,一方面孩子们觉得自己过优越的生活是父母的责任,是天经地义的,另一方面他们又时常为无法满足愿望而抱怨。同时,他们受到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变得自私自利起来,把金钱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三字经》里说:“人之初,性本善。”孩子小时候内心是善良的,是懂得感恩和爱人的,但是经历了一番错误的教育后,孩子就失去了感恩的意识。不管学校教育和社会风气对孩子有什么样的影响,都掩盖不了父母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失职。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启蒙老师没能给孩子灌输感恩的理念,没有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用正确的教育方式给孩子积极的影响,那是家庭教育的最大失败。2.让孩子学会感恩比什么都重要
本书特色
《感恩成就孩子一生》:感恩造就孩子未来感恩成就成功人生感恩,是一条做人最基本的准则,是一种人生质量的体现,是一切生命美好的基础。感恩是生活中的大智慧。能使孩子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生活的美好,能保持孩子的积极、健康、阳光的良好心态。要让孩子学会“感恩”,先要学会知恩,要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以善良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尊重每一份平凡的劳动。知恩才会感恩。才会懂得回报。只有知道感恩的人,他的一生才会少了许多怨天尤人的不平。
目录
节选
《感恩成就孩子一生》内容简介:感恩之心足以稀释孩子心中的狭隘和蛮横,还可以帮助孩子度过痛苦和灾难。常怀感恩之心,就可以勇敢地面对、接受未来生活中的挑战、苦难和挫折。使孩子的意志更加坚强、心胸更加宽阔。感恩将使孩子的心和他所企盼的事物联系得更紧,感恩将使孩子产生对生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信念,从而会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孩子常怀感恩之心,他会感觉自己生活在一个美好的世界里,他的人生也会变得更加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