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井邑无衣冠 地方视野下的唐代精英与社会

封面

作者:周鼎 著

页数:688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22013789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井邑无衣冠 地方视野下的唐代精英与社会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关于唐代精英社会的研究专著。“里闾无豪族,井邑无衣冠,人不土著,萃处京畿”,这是唐人自身对所处时代的直观描述,昭示着士人阶层从乡里世界“脱嵌”,进而实现“中央化”的历史进程。也因此,两京以外,士人的地方生活经历在历史叙事中多被遗落、删削。本书充分运用笔记小说与出土墓志,拼缀、勾勒出如下历史图景:“中央化”之后,唐代士人又转而从两京迁徙、侨寓地方州县,出现“地方化”的转向;围绕着诸项社会资源,士人与地方民众间呈现出竞争、对立的态势。作者认为,这种关系格局是中晚唐社会的特有结构,也是从地方视角重新理解唐帝国崩溃与唐宋社会转型的一条线索。

作者简介

周鼎,1987年生,江苏扬州人,2016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近年关注石刻文献与地方社会等议题。先后在《中国史研究》《文史哲》《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华文史论丛》等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本书特色

隋唐之际,士人阶层开始了一段“中央化”的转型历程。唐人所谓“士无乡里,里无衣冠”,“仕家不著籍于乡闾”,“里闾无豪族,井邑无衣冠,人不土著,萃处京畿”,描述的正是这一时代变局。不过,有迹象表明,传统乡里关系消失后,唐代士人与地方社会仍维系着某种纠葛。
重重掩映之下,唐代地方社会呈现出何种形态?士人究竟在其间扮演了何种角色?所谓“里闾无豪族,井邑无衣冠”,应置于怎样的历史情境下理解?
本书旨在探究唐代精英在“地方”这一场域下的活动样态,他们的空间迁徙、人际网络、生存策略等,都是作者关心所系;探寻这背后的社会机制与秩序原理,更是贯穿quan书的核心问题意识。
图书卖点
1.本书从唐代士人阶层的“中央化”与“地方化”的历史进程入手,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理解唐代社会结构及其变迁,将一个隐没于官方编纂史料的历史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
2.本书大量运用石刻资料、笔记小说以及域外文献,使所得新结论信而有征。

目录

目 录
绪 论

第一章 乡里与两京之间:唐前期的江南士人家族
第一节 家族、地域与信仰:《魏法师碑》再研究
第二节 溧阳史氏事迹钩沉
第三节 三吴地区的士人与乡里

第二章 “邑客”论:唐后期的侨寓士人及其人际网络
第一节 从“萃处京畿”到“散寓州县”
第二节 侨居的生活世界
第三节 从“江湖”到“庙堂”:精英网络的延展

第三章 走向地方:侨寓士人的仕宦路径
第一节 “两京亲故”与入京求职
第二节 藩镇体制与任职“地方化”

第四章 从乡望到土豪:唐代地方精英的源与流
第一节 唐前期地方精英的形态
第二节 晚唐五代“土豪”论
第五章 “乡吏富家,俯拾青紫”:藩镇体制与地方精英
第一节 地方精英的军将化
第二节 晚唐五代的军职胥吏与基层治理
第三节 晚唐五代的商人、军将与藩镇回图务

第六章 官、客与民:唐后期的地方秩序
第一节 唐后期的客、民关系与地方治理
第二节 邑客、土豪与衣冠户

第七章 唐宋之际的精英转型
第一节 从唐宋精英的地域形态谈起
第二节 侨寓士人的土著化
第三节 土、客精英的社会融合

结 语

附录一 《大唐润州仁静观魏法师碑》录文

附录二 “清流”之外——中晚唐长安的“非士职”官僚及其家族网络

主要参考文献

后 记

赞助用户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井邑无衣冠 地方视野下的唐代精英与社会》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5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