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琳 著
页数:298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01026124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对德国人来说,二战后的身份认同经历了一个与西方民主制度和话语体系不断靠近,与传统民族主义逐渐疏离的过程。虽然科尔政府曾经一度提升了德意志传统文化的社会地位,但西德所采取的西方政治经济制度,使德国人的身份认同最终转向西方价值体系成为必然。伴随着传统民族主义和新的民族认同的此消彼长,德国“纳粹屠犹”的文化记忆也在不断地发生变迁。
作者简介
王琳,女,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市,博士毕业于南京大学世界史专业。现为西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德国史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德国近现代史及文化史。曾赴瑞士洛桑大学、德国哥廷根大学、英国华威大学和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等交流访问。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基金项目3项,曾获“陕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并在《史学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目录
绪论
第一章文化记忆与二战前德国的民族主义
第一节文化记忆理论概述
第二节1945年前的德国民族主义
第三节文化记忆和民族主义的互动关系
第二章德国重建中的缄默与排斥(1945-1949)
第一节文化民族主义重塑下的文化记忆
第二节占领当局主导下的政界反思
第三节德国社会以沉默抵制“集体罪责”
第四节德国思想界对大屠杀历史的两种态度
第三章“克服过去”历史政策下的记忆转向(1949-1963)
第一节传统民族主义遭遇否定
第二节阿登纳政府与“克服过去”的历史政策
第三节德国社会的“集体遗忘”到反犹主义
……
结语
参考文献
第一章文化记忆与二战前德国的民族主义
第一节文化记忆理论概述
第二节1945年前的德国民族主义
第三节文化记忆和民族主义的互动关系
第二章德国重建中的缄默与排斥(1945-1949)
第一节文化民族主义重塑下的文化记忆
第二节占领当局主导下的政界反思
第三节德国社会以沉默抵制“集体罪责”
第四节德国思想界对大屠杀历史的两种态度
第三章“克服过去”历史政策下的记忆转向(1949-1963)
第一节传统民族主义遭遇否定
第二节阿登纳政府与“克服过去”的历史政策
第三节德国社会的“集体遗忘”到反犹主义
……
结语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