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邢雷
页数:238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
ISBN:978750179708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设计是现代社会的一门综合学科,也是基于知识和创造的新兴产业,在当代经济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设计是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的有机结合,是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服务和美化大众生活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产业升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设计在中国还是一新兴的领域,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发展,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当市场竞争愈加激烈、愈加全球化的时候,设计也成为产品竞争、企业竞争的制胜利器,成为体现自主创新水平的要素之一。能否设计出更多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服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产品,发挥最好的经济和社会价值,这与设计从业者的素质和规模密切相关。
本书特色
《设计赢天下:全球著名品牌设计制胜之道》:是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设计让知识和技术创新的价值得到充分实现(代序)
一、全球著名品牌设计制胜案例
1.寻找“中国设计语言”——三星
2.全球消费电子的神话——苹果设计
3.差异与趋势的和谐——惠普设计
4.设计永恒的奢华——路易·威登
5.索尼的创意帝国
6.工善于心,其乐不羁——mot0
7.传达手机的情感——诺基亚设计
8.奢华之外的坚持——卡地亚
9.营销北欧简约生活——宜家设计
10.传统和创新的不断融合——奔驰
11.在不断尝试中引领设计潮流——福特
12.豪华车里的艺术家——英菲尼迪
13.设计关乎血脉本原——保时捷
14.让品牌在全球得到提升——联想设计
15.海尔品牌的软实力——设计
16.设计传递品牌的价值主张——长虹
17.品牌性格源自设计——李宁
18.“智”造美学生产力——欧琳
19.设计与品牌航天——飞亚达
20.雷雨成:中国汽车设计要有品牌有自信
21.郭培的玫瑰梦工厂
22.和梁子一同感受天意
23.曾凤飞的“风雅颂”
24.霓裳圣手梦圆花嫁——蔡美月
25.木真情未了——王晓琳
26.守望工业设计的真谛——冼燃
27.以产品的原始方式来定义设计——易造
28.工业设计问诊品牌方向——指南
29.让世界感受中国工业设计——嘉兰图
30.洛可可的设计魅力
31.“中国制造”将以设计制胜——浪尖
32.小设计也要大智慧——叶智荣
33.工业设计要为梦想而执著——张建民
34.设计品牌好榜样——沈立东
35.让建筑设计更有竞争力——吴晨
36.“东道西器”——解建军
37.姚晓东的“四君子”奥运情怀
38.奥运奖牌设计者的艺术嗅觉
39.北京奥运形象景观烙上了“中国印”
二、设计赢天下·作品荟萃
三、2008年“光华龙腾奖——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
一、全球著名品牌设计制胜案例
1.寻找“中国设计语言”——三星
2.全球消费电子的神话——苹果设计
3.差异与趋势的和谐——惠普设计
4.设计永恒的奢华——路易·威登
5.索尼的创意帝国
6.工善于心,其乐不羁——mot0
7.传达手机的情感——诺基亚设计
8.奢华之外的坚持——卡地亚
9.营销北欧简约生活——宜家设计
10.传统和创新的不断融合——奔驰
11.在不断尝试中引领设计潮流——福特
12.豪华车里的艺术家——英菲尼迪
13.设计关乎血脉本原——保时捷
14.让品牌在全球得到提升——联想设计
15.海尔品牌的软实力——设计
16.设计传递品牌的价值主张——长虹
17.品牌性格源自设计——李宁
18.“智”造美学生产力——欧琳
19.设计与品牌航天——飞亚达
20.雷雨成:中国汽车设计要有品牌有自信
21.郭培的玫瑰梦工厂
22.和梁子一同感受天意
23.曾凤飞的“风雅颂”
24.霓裳圣手梦圆花嫁——蔡美月
25.木真情未了——王晓琳
26.守望工业设计的真谛——冼燃
27.以产品的原始方式来定义设计——易造
28.工业设计问诊品牌方向——指南
29.让世界感受中国工业设计——嘉兰图
30.洛可可的设计魅力
31.“中国制造”将以设计制胜——浪尖
32.小设计也要大智慧——叶智荣
33.工业设计要为梦想而执著——张建民
34.设计品牌好榜样——沈立东
35.让建筑设计更有竞争力——吴晨
36.“东道西器”——解建军
37.姚晓东的“四君子”奥运情怀
38.奥运奖牌设计者的艺术嗅觉
39.北京奥运形象景观烙上了“中国印”
二、设计赢天下·作品荟萃
三、2008年“光华龙腾奖——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
节选
《设计赢天下:全球著名品牌设计制胜之道》内容简介:设计是现代社会的一门综合学科,也是基于知识和创造的新兴产业,在当代经济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设计是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的有机结合,是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服务和美化大众生活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产业升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设计在中国还是一新兴的领域,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发展,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当市场竞争愈加激烈、愈加全球化的时候,设计也成为产品竞争、企业竞争的制胜利器,成为体现自主创新水平的要素之一。能否设计出更多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服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产品,发挥最好的经济和社会价值,这与设计从业者的素质和规模密切相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