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证据法的理论反思

封面

作者:郑飞著

页数:237页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7641079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证据传统的理论反思、证据制度的理论反思、数字证据的理论反思三篇。主要内容包括:刑事证据法的二元主义传统;理性主义传统中的威格莫尔证据法思想;证据科学的研究现状及其未来走向;证据属性的层次性与证据规则的结构体系;证据法的运行机制与社会控制功能;拯救社会公德的证据法药方等。

作者简介

郑飞,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美国西北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新技术法学”发起人,主攻证据法、诉讼法、法理学和刑法学等传统法学,积极探索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法学。 2017年入选北京市“百名法学英才”“首都法学法律 人才库”专家,2019年获评“北京高校 本科毕业论文指导老师”。 在《Asian Journal of Criminology》《政法论坛》《法制与社会发展》《环球法律评论》《中国刑事法杂志》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证据性权利研究》(独著)、译著《证据法的根基》(合译),主编“新技术法学皮书系列”丛书、“无罪辩护系列丛书”,主持 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北京市社科基金青年项目、 检理论研究课题一般项目等多项省部级以上课题。

目录

上篇 证据传统的理论反思
第一章 刑事证据法的二元主义传统
第一节 理性主义传统及其对刑事证据法的影响
第二节 从理性主义传统到个人权利传统
第三节 二元主义传统的核心要素和共享原则
第四节 二元主义传统与刑事证据法的重塑
第二章 理性主义传统中的威格莫尔证据法思想
第一节 前威格莫尔时代的证据法学
第二节 威格莫尔证据法思想概述
第三节 理性主义传统中的威格莫尔
第三章 证据科学的研究现状及其未来走向
节 应该建构什么样的证据学科?
第二节 证据学科称谓及其理论体系发展的历史考察
第三节 对相关学说观点的类型化分析与批判性反思
第四节 中国证据学科的未来走向
第五节 中国证据科学的使命
中篇 证据制度的理论反思
第四章 证据属性的层次性与证据规则的结构体系
节 证据属性的理论纷争
第二节 证据属性的类型化
第三节 证据属性的层次性
第四节 证据属性研究范式的转型
第五节 比较法视野下的证据属性与证据规则体系
第六节 以证据属性层次论重塑我国证据规则体系
第五章 证据法的运行机制与社会控制功能
节 社会失范与证据规则的缺位
第二节 证据法的规范体系与价值追求
第三节 证据法运行机制的类型化分析
第四节 通过证据法的社会控制
第六章 拯救社会公德的证据法药方
节 错误的常理推断与价值权衡
第二节 它山之石:美国不得用以证明过错或责任的证据规则
第三节 可以攻玉:采用不得用以证明过错或责任的证据规则
第四节 拯救社会公德的“鸡尾酒”疗法
第七章 中国司法专门性问题解决的“四维模式”
节 整体视角下的中国司法专门性问题解决模式
第二节 从“一维模式”到“四维模式”的历史演变
第三节 “四维分享模式”的角色分派与功能定位
第四节 “四维分享模式”的潜在风险与功能异化
第五节 如何减少“四维分享模式”诉讼成本
下篇 数字证据的理论反思
第八章 数字时代证据法的挑战与变革
节 数字时代司法事实认定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 数字时代证据法的深层挑战
第三节 数字时代证据法的变革方向
第九章 大数据证据的审查判断难题
节 大数据证据的证据种类归属难题
第二节 大数据证据的相关性审查难题
第三节 大数据证据的可采性审查难题
第十章 数字时代的刑事抽样取证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证据法的理论反思》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570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