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海鹏
页数:536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21428301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为“中国近代通史丛书”的总论卷,本书分为中国近代史史书编纂的回顾、编纂《中国近代通史》的基本思路、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若干特点、把握中国近代史进程的几个关键问题等5章,并附有“近代中国史事记略”。本次修订,作者吸收了自2007年首版问世以来的新见档案资料和新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张海鹏,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史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史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委员,是以中国近代史研究为学术专长的著名历史学家。
相关资料
从学术发展的角度看,该成果完整地描述了1840—1949年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围绕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的统一和富强这个基本线索构建起较为完整的中国近代史学科体系,为进一步开展中国近代史研究搭建了广阔平台,开辟了新的视野。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 甄占民
《中国近代通史》(修订版)的最大优点和特点,在于坚持以唯物史观研究解读中国近代史,以学术话语表达当代中国历史学界的政治立场和观点,同时作出了新的理论概括。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历史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 夏春涛
《中国近代通史》(修订版)做到了纵向贯通、横向融通,视野开阔、系统完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近代史学科体系走向成熟的标志性作品。该书对现代化的内涵、意义的认知及其同中国近代历史进程关系的理解,显示出融合革命史和现代化史两种模式的理论自觉,为探索建构中国近代史知识体系、学科体系做出了重要而成功的尝试。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黄兴涛
《中国近代通史》作为一部标志性的中国近代史通史著作,其修订和出版不仅实现了几代中国近代史学人的梦想,而且对于党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等学科的建设有重要借鉴和参考意义。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臧运祜
《中国近代通史》(修订版)明确提出在革命史研究范式主导下,兼采现代化研究范式的视角,确定了科学的中国近代史研究范式。书中提出“沉沦与上升”的近代中国U字形历史进程,形象地再现了中华民族遭受屈辱、陷入深渊到奋起抵抗、浴火重生的过程。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陈谦平
《中国近代通史》(修订版)以断代通史的体例写作出版,从中国学术史和史学史的角度而言,可谓是继承了中国史学传统,为我们以新体裁、新体例撰写断代史树立了标杆。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李帆
本书特色
《中国近代通史》(修订版)共10卷,时间跨度从1840年到1949年,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大型近代史专著。
本丛书由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张海鹏等权威专家所著,它的出版完成了几代史学家的心愿。
丛书内容客观,史料丰富,研究方法突破前人束缚,披露了许多以前未曾揭示的内容,填补了史学研究的诸多空白。修订版在《中国近代通史》首版经过十年的发行后,根据新材料、吸收新成果再予修订出版,继续推动了中国近代史的学术研究。
目录
第一章中国近代史史书编纂的回顾
第一节20世纪上半叶中国近代史史书的编纂
第二节20世纪下半叶中国近代史史书的编纂
第三节20世纪中国近代史学科体系问题的探索
第二章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若干特点
第一节沉沦与上升:近代中国的U字形历史进程
第二节近代中国历史进程中的若干转折
第三节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趋向与社会主义的前途
第三章把握中国近代史进程的几个关键问题
第一节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理论与近代中国社会性质
第二节社会基本矛盾与各阶级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第三节改良与革命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
第四章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第五章编纂《中国近代通史》的基本思路
第一节编纂《中国近代通史》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第二节编纂《中国近代通史》的基本思路
第三节《中国近代通史》的分卷
附录近代中国史事记略
主要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后记








![中国近代史-最有份量的近代中国史-[未删节本]-技术教育社区](https://image12.bookschina.com/2012/20120429/B5493640.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