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青海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陈克龙主
页数:442
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30607952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为山脉专志,全面真实地描述青海省境内较为知名的山脉(峰)的位置境域、地质地貌、历史沿革、神话传说、民俗旅游等方面的情况。概述部分简述青海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文历史与六大山脉;第一章描述青海山地起源、形成过程与山脉分级;第二章至第五章按照青海地域划分,叙述青海东部名山、环湖名山、柴达木盆地名山、青南高原名山;第六章概述一些名山的科学考察、自然保护、生态旅游;第七章简述青海名山与一些名人的联系。
作者简介
青海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于1986年6月成立,为青海省政府办公厅代管的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
陈克龙,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国家林草局青海青海湖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站长。长期从事青藏高原生物地理和高寒湿地生态过程研究,先后主持参与重量和省部级科研项目50余项。
目录
概述
第一章 山地起源与形成
第一节 基底雏形
第二节 地台发育
第三节 大陆活动
第四节 山地形成
第五节 山脉分级
第二章 青海东部名山
第一节 综述
第二节 冷龙岭
第三节 达坂山
第四节 拉脊山
第五节 五峰山
第六节 龙王山
第七节 南佛山
第八节 土楼山
第九节 元朔山
第十节 娘娘山
第十一节 西倾山
第十二节 八宝山
第十三节 野牛山
第十四节 其余诸山
第三章 环湖名山
第一节 综述
第二节 走廊南山
第三节 托勒山
第四节 托勒南山
第五节 疏勒南山
第六节 哈尔科山
第七节 大通山
第八节 日月山
第九节 青海南山
第十节 其余诸山
第四章 柴达木盆地名山
第一节 综述
第二节 阿尔金山脉
第三节 东昆仑山脉
第四节 赛什腾山
第五节 锡铁山
第六节 阿木尼克山
第七节 牦牛山
第八节 布青山
第九节 祁漫塔格山
第十节 其余诸山
第五章 青南高原名山
第一节 综述
第二节 可可西里山脉
第三节 唐古拉山脉
第四节 巴颜喀拉山脉
第五节 阿尼玛卿山脉
第六节 尕朵觉沃
第七节 年保玉则
第八节 鄂拉山
第九节 各拉丹冬山
第十节 其余诸山
第六章 名山保护
第一节 科学考察
第二节 自然保护
第三节 生态旅游
第七章 名人与名山
第一节 古代
第二节 近、现代
第三节 当代
参考文献
附录:青海海拔5000米以上山峰一览
后记
第一章 山地起源与形成
第一节 基底雏形
第二节 地台发育
第三节 大陆活动
第四节 山地形成
第五节 山脉分级
第二章 青海东部名山
第一节 综述
第二节 冷龙岭
第三节 达坂山
第四节 拉脊山
第五节 五峰山
第六节 龙王山
第七节 南佛山
第八节 土楼山
第九节 元朔山
第十节 娘娘山
第十一节 西倾山
第十二节 八宝山
第十三节 野牛山
第十四节 其余诸山
第三章 环湖名山
第一节 综述
第二节 走廊南山
第三节 托勒山
第四节 托勒南山
第五节 疏勒南山
第六节 哈尔科山
第七节 大通山
第八节 日月山
第九节 青海南山
第十节 其余诸山
第四章 柴达木盆地名山
第一节 综述
第二节 阿尔金山脉
第三节 东昆仑山脉
第四节 赛什腾山
第五节 锡铁山
第六节 阿木尼克山
第七节 牦牛山
第八节 布青山
第九节 祁漫塔格山
第十节 其余诸山
第五章 青南高原名山
第一节 综述
第二节 可可西里山脉
第三节 唐古拉山脉
第四节 巴颜喀拉山脉
第五节 阿尼玛卿山脉
第六节 尕朵觉沃
第七节 年保玉则
第八节 鄂拉山
第九节 各拉丹冬山
第十节 其余诸山
第六章 名山保护
第一节 科学考察
第二节 自然保护
第三节 生态旅游
第七章 名人与名山
第一节 古代
第二节 近、现代
第三节 当代
参考文献
附录:青海海拔5000米以上山峰一览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