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中共青海省委组织部,中共青海省委宣传部编
页数:330页
出版社:青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22505475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2015年9月,为贯彻落实中央脱贫攻坚总体部署,立足实际,科学谋划,选派7865名优秀书记和扶贫干部到1622个贫困村、238个党组织软弱涣散村、96个维稳重点村驻村开展帮扶工作,形成“五级书记抓扶贫,全党动员促攻坚”的生动局面。两年多来,他们把驻村当家园,视贫困群众为亲人,以脱贫攻坚为光荣使命,抱着“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决心投入战斗,倾心倾情,默默奉献,在脱贫攻坚的广阔天地中奋发作为;他们围绕“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扶贫,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的工作职责,实地走访,摸底排查,立足村情,务实创新,协调项目,争取资金,取得丰硕成果,涌现出一批成绩突出、群众认可、温暖人心的优秀书记;他们以强烈的担当精神和责任意识,把精准扶贫、建强班子、维护稳定统筹起来,阻断因弱致贫、因贫穷致乱、因乱返贫的恶性循环,实现穷村谋发展,弱村抓整顿,维稳重点村促和谐的目标,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线“尖兵”,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录
达隆草原上的雄鹰 祁万强
曹 静 西宁市湟中县李家山镇峡口村第一书记
最美第一书记帮扶记 许晓东
恒兴伟 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上拉秀乡玛龙村第一书记
你是玛龙村的“康巴汉族” 洪玉杰
曹福寿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香日德镇永胜村第一书记
他是一个让永胜村温暖的人 苏烽
辛 彭 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扎巴镇东拉卡村第一书记 磐石 姚斌 林纹均
孙艺峰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柯柯镇东沙沟村第一书记
松穷土拔穷根,一心只为老百姓 马振东
马央姆 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李二堡镇寺尔庄村第一书记
用真感情做好扶贫工作 刁永萍
万玛加 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窝赛乡依隆村第一书记
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 张浩
王志伟 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清水河镇红旗村第一书记
我和红旗村的故事 洪玉杰
向秀华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柯鲁柯镇莲湖村第一书
真情洒戈壁,用心助脱贫 程宦宁
种延宁 西宁市湟中县土门关乡上山庄村第一书记
让上山庄村长出金子来 许晓东
凯智坚措 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二塘乡格许村第一书记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赵睿
刘三多 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前河乡木家寺村第一书记
愿做脱贫攻坚路上带头人 赵俊杰
马永华 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甘都镇东滩六村第一书记
一颗感恩的心 尹耀增
南 色 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下大武乡尼青村第一书记
用真心实意为百姓拔穷根 张浩
赵旭明 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白庄镇塘洛尕村第一书记
精准扶贫情系农村,倾心奉献共筑小康 罗琚
李延东 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蔡家堡乡东家沟村第一书记
情系土乡,时刻把百姓需求放心间 吴梦婷
……
节选
一次次走访农户,听取群众建议;一遍遍与乡、村干部畅谈,交流意见,通过深入调查,种延宁找到了该村贫穷的症结,那就是没有发展成熟的产业。 在走访中,种延宁无意中听村民说起,每年夏天有好多城里人来村里游玩,他眼前一亮。上山庄村虽然地处脑山,但这里距离青海省省会西宁市仅23公里,山水秀美,文化底蕴深厚,发展乡村旅游应该大有可为。此时恰逢湟中县委、县政府打造全域旅游,机不可失,说干就干,他带领村干部走遍全村,察看地形,在多次召开村“两委”会议、村民大会群策群议之后,上山庄村确定了开发乡村旅游的思路。 要开发乡村旅游,但缺少资金,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决定将村民的土地集中起来开发乡村旅游,公示发布一个多月却无人问津。村干部有些灰心,有人甚至打起退堂鼓,对种延宁说:“乡村旅游我们从来没做过,万一赔钱了怎么办?那时你早就不在这儿了,干成干不成对你都没啥影响。”面对这样的状况,种延宁笑笑说:“我在村里当一天书记,就有义务谋发展,找出路,帮助大家致富。”种延宁积极向湟中县政府争取乡村旅游项目资金300万元,想方设法招商引资——青海祥泉农牧开发公司注资3000万元,共同开发上山庄村旅游产业。 在花海项目建设初期,一些不愿意流转自家田地的村民,唆使一些老人讲怪话,在各种说服工作都无效的情况下,村“两委”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了种延宁。“当时,我想这本是一件为民造福的事儿,为什么不仅没得到赞扬和认可,反而会遇到这样的阻挠?转念一想,群众有意见、有想法是正常的,做群众工作必须要有耐心和诚心。于是,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给村民们讲述发展乡村旅游的前景和重要性,以及和村民自身的利益关系,最终做通了他们的思想工作。”采访中,种延宁对记者说。 上山庄村多年存在“三弱三低”的问题,即党组织建设薄弱、集体经济薄弱、基础设施薄弱,村民劳动技能偏低、现代农业水平偏低、村民收入偏低。两年多来,种延宁致力在抓好班子、带好队伍上下功夫。他积极召开村支委会,增进委员之间的交流,形成议事、办事制度化。在种延宁驻村之前,上山庄村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有事就开会,没事半年也不开一次会。村委委员之间沟通交流很少。种延宁驻村后,多次召开村“两委”会、党员大会,逐渐形成了定期召开会议的工作制度。特别是在农忙时节,群众面临人手不够的实际困难,种延宁带头想办法,化解难题,与群众一道渡难关。工作中,种延宁坚持第一书记是做面对困难时的“第一书记”,是做村支书身后的“第二书记”,是做取得成绩之后的“第三书记”,开展好村内各项工作。经过半年的共同努力,上山庄村“两委”的能力和素质显著提高,村领导班子团结坚强、领导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明显提升。 为了增强上山庄村村级组织的扶贫“造血功能”,种延宁和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班子研究确定了产业扶持、低保兜底、教育培训、转移就业、资产收益一体的模式,采取“党员带动+贫困户参与”的产业联动方式,开办了上山庄村第一个种植、养殖合作社,吸收贫困户发展中药材和牛羊特色种养殖业。村里的一个个“不一样”,激发了村民们的信心和干劲,正如村民朱洪兰说的那样:“如今村子里男女老少都忙起来了,大家都在努力奔前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