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史卫民
页数:978 页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50047726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上、下两册,内容分为村民委员会选举的历史进程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村民委员会选举综合比较两篇。具体内容包括:村民委员会选举的发端(1980~1987)年;“海选”的出现及其影响(1991~1994年)等。
本书特色
《中国村民委员会选举:历史发展与比较研究(套装上下册)》:选举与中国政治丛书
目录
上篇 村民委员会选举的历史进程第一章 村民委员会选举的发端(1980—1987年)第二章 试行村委会组织法后的第一次村民委员会选举(1988—1990年)第三章 “海选”的出现及其影响(1991—1994年)第四章 选举程序的规范与“海选”范围的扩大(1995—1997年)第五章 村民委员会全面直接选举(1998—2000年)第六章 村民委员会选举程序的再规范(2001—2003年)第七章 农村新形势下的村民委员会选举(2004—2006年)第八章 村民委员会选举的走向(2007—2008年)下篇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村民委员会选举综合比较第九章 村民委员会及村民委员会成员数量的变化第十章 村民委员会选举的组织化程度第十一章 村民委员会选举程序规范化进程第十二章 选民与选民参选率的比较第十三章 选举竞争性的发展第十四章 村民委员会成员构成比较第十五章 常态化的村民委员会选举及其面临问题
节选
《中国村民委员会选举:历史发展与比较研究(套装上下册)》内容简介:“选举”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从辞源学上诠释,选举就是择善者而举之。它作为公共行为,属于政治活动范畴。用现代政治学的观点来分析,选举是一种具有公认规则的程序形式,其实质是人民主权的寄存过程。“选举”这个词在中国出现很早,至少在汉代已被经常使用。《淮南子·兵略》中就有“选举足以得贤士之心”的说法;《汉书·鲍宣传》也有“龚胜为司直,郡国皆慎选举”的记载。二十四史自《旧唐书》至《明史》皆有“选举志”。不过,中国古代的所谓“选举”,如西周之宾兴,①汉代之举孝廉及贤良方正,无论是“选士”还是“选官”,都与现代的选举不可同日而语。严格来讲,中国古代的“选举”,实际上是一种居高临下的“选拔”,是统治阶级按照自己的意志和需要,设定程序,挑选代理人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