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周之润
页数:168
出版社:中国书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50689574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着眼于文化自信自强,致力于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传承非遗文化,发展非遗文化,加深人民文化认同感、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软实力、实现文化国际输出的重要内容。本书内容包括非遗文化的概述、非遗文化的保护建设与规划、非遗文化的区域传承实践、非遗文化的新媒体传播发展、非遗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与品牌建设、非遗文化数字化发展与技术应用。本书可供广大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从业人员、高校师生与知识爱好者阅读使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之润,女,硕士研究生学历,1991年2月生。2016年毕业于大理大学民族学专业,民族文学方向,就职于临沂市文物局,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2017年起,就职于临沂市博物馆展陈部,主要负责展陈设计。主要研究方向:博物馆展览陈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间文学。承担省级课题两项、市级课题一项,参与国家级课题一项、省级课题两项。李霞,博士,现任广州华商学院发展规划处副处长,广东省乡村旅游协会监事长,曾长期为广东省旅游文化厅,河源市东源县、宁夏自治区等各级地方政府提供乡村旅游品牌规划、农产品品牌规划、乡村产业和营销培训。曾主持广东省旅游区域目的地品牌战略升级及五年发展规划项目、广东省旅游区域目的地品牌全球营销规划项目。与传播学院)。桂峰兰,就职于中共辽宁省委党校,职称副教授。主要从事文化产业管理、文旅融合发展研究。近年主持和参与相关课题22项,发表论文6篇,撰写咨询报告5篇,专著1部。
目录
第一章 非遗文化的概述
第一节 文化与非遗文化
第二节 非遗文化的特点与类型
第三节 非遗文化的价值
第二章 非遗文化的保护建设与规划
第一节 非遗文化的保护原则
第二节 非遗文化的系统性保护建设
第三节 非遗文化的场地性保护实践
第四节 非遗文化的传承人保护工作
第五节 非遗文化的未来保护规划
第三章 非遗文化的区域传承实践
第一节 非遗文化的区域传承环境
第二节 非遗文化的区域文化生态特征
第三节 非遗文化的区域保护强化策略
第四节 非遗文化的区域教育传承实践
第四章 非遗文化的新媒体传播发展
第一节 非遗文化的纪录片影像传播
第二节 非遗文化的短视频时尚传播
第三节 非遗文化的网络直播平台传播
第五章 非遗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与品牌建设
第一节 非遗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第二节 非遗文化的文旅资源开发
第三节 非遗文化的文创产品设计
第四节 非遗文化的品牌化建设
第六章 非遗文化的数字化发展与技术应用
第一节 非遗文化的数字化发展必要性
第二节 非遗文化的数字化保护标准与机制
第三节 非遗文化的数字化技术体系
第四节 非遗文化的数字库建设
第五节 非遗文化的沉浸式应用
参考文献
第一节 文化与非遗文化
第二节 非遗文化的特点与类型
第三节 非遗文化的价值
第二章 非遗文化的保护建设与规划
第一节 非遗文化的保护原则
第二节 非遗文化的系统性保护建设
第三节 非遗文化的场地性保护实践
第四节 非遗文化的传承人保护工作
第五节 非遗文化的未来保护规划
第三章 非遗文化的区域传承实践
第一节 非遗文化的区域传承环境
第二节 非遗文化的区域文化生态特征
第三节 非遗文化的区域保护强化策略
第四节 非遗文化的区域教育传承实践
第四章 非遗文化的新媒体传播发展
第一节 非遗文化的纪录片影像传播
第二节 非遗文化的短视频时尚传播
第三节 非遗文化的网络直播平台传播
第五章 非遗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与品牌建设
第一节 非遗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第二节 非遗文化的文旅资源开发
第三节 非遗文化的文创产品设计
第四节 非遗文化的品牌化建设
第六章 非遗文化的数字化发展与技术应用
第一节 非遗文化的数字化发展必要性
第二节 非遗文化的数字化保护标准与机制
第三节 非遗文化的数字化技术体系
第四节 非遗文化的数字库建设
第五节 非遗文化的沉浸式应用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