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红波
页数:235
出版社:郑州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6453224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七章:绪论部分首先对我国新世纪以来的教材研究现状、英美及我国教材编著情况进行了客观的综述。第一章是比较双方教材如何对待文学观念的转变。第二章比较论述了我国与英美教材在理论范式上的不同。第三章是比较双方教材在学科意识上所表现出的差异。第四章是比较分析教材编著应如何适应教学观念的转变。第五章是比较双发在知识呈现和教学实践上的差异。结论部分指出:英美教材的一些局限性。同时提出,我国的教材需要在知识体系的建构上,直面当下文学实践和批评实践,打破学科藩篱,以学生需求为中心,建构开放的理论学习体系。
作者简介
李红波,文学博士,河南财政金融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副教授。主持有2021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高校语文类课程的建设与改革”等,在《文艺理论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出版教材、专著多部。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教材研究的现状及本书的思路和方法
第二节 1970年以来英美文学理论教材综述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学理论教材综述
第一章 文学观念的变革与教材编著
第一节 文学本质的消解与文学观念的变革
第二节 解构中的建构——英美教材文学观念建构的主要方式
第三节 本质化与历史化误区——新世纪三本非本质教材在文学观念建构上的得与失
第四节 启示与反思
第二章 理论范式的转换与教材编著
第一节 从大理论到中层理论
第二节 批评理论、问题探究和概念网络——英美教材的中层理论书写
第三节 以文学活动为基础的理论体系——我国文学理论教材的主要理论范式
第四节 启示与反思
第三章 学科意识的变化与教材编著
第一节 从文学理论到批评理论
第二节 在学科网络中跨界实践——整合的实践和实践中的整合
第三节 自律与他律的二元对立——我国教材学科意识的误区
第四节 启示和反思
第四章 教学观念的演进与教材编著
第一节 文学理论的生成性和教学观念的演进
第二节 实践、差异和多元生成——英美教材之中的主要知识生成模式
第三节 普遍原理与知识规训——我国教材的知识范式和教学观念
第四节 启示与反思
第五章 知识呈现的形态和课堂教学实践
第一节 知识如何言说:关于文学理论知识的论争
第二节 知识如何呈现:关于文学理论知识的教学
第三节 知识碎片和理论体系:英美教材的知识呈现与教学实践
结语
第一节 英美教材的局限
第二节 我国教材的前瞻——面向实践,建构一种开放的理论学习体系
附录一 英美教材和读本的版本信息
附录二 本书参考的英文教材、读本的目录信息
附录三 本书参考的英美文化理论(研究)主要教材及其目录
附录四 本书参考的我国教材的版本信息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主题索引
第一节 教材研究的现状及本书的思路和方法
第二节 1970年以来英美文学理论教材综述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学理论教材综述
第一章 文学观念的变革与教材编著
第一节 文学本质的消解与文学观念的变革
第二节 解构中的建构——英美教材文学观念建构的主要方式
第三节 本质化与历史化误区——新世纪三本非本质教材在文学观念建构上的得与失
第四节 启示与反思
第二章 理论范式的转换与教材编著
第一节 从大理论到中层理论
第二节 批评理论、问题探究和概念网络——英美教材的中层理论书写
第三节 以文学活动为基础的理论体系——我国文学理论教材的主要理论范式
第四节 启示与反思
第三章 学科意识的变化与教材编著
第一节 从文学理论到批评理论
第二节 在学科网络中跨界实践——整合的实践和实践中的整合
第三节 自律与他律的二元对立——我国教材学科意识的误区
第四节 启示和反思
第四章 教学观念的演进与教材编著
第一节 文学理论的生成性和教学观念的演进
第二节 实践、差异和多元生成——英美教材之中的主要知识生成模式
第三节 普遍原理与知识规训——我国教材的知识范式和教学观念
第四节 启示与反思
第五章 知识呈现的形态和课堂教学实践
第一节 知识如何言说:关于文学理论知识的论争
第二节 知识如何呈现:关于文学理论知识的教学
第三节 知识碎片和理论体系:英美教材的知识呈现与教学实践
结语
第一节 英美教材的局限
第二节 我国教材的前瞻——面向实践,建构一种开放的理论学习体系
附录一 英美教材和读本的版本信息
附录二 本书参考的英文教材、读本的目录信息
附录三 本书参考的英美文化理论(研究)主要教材及其目录
附录四 本书参考的我国教材的版本信息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主题索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