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欣著
页数:210页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2291012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绪论、社会空间动词的方向系统与权势匹配原则、高权势“位移”动词、高权势“控制”类动词、高权势“言语行为”动词与“心理”动词、低权势“位移”动词、低权势“心理”动词与“言语行为”动词、社会空间动词与权势敏感结构等。
作者简介
张欣,女,1975年,河北省定州市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16年毕业于北京语言大学,主要研究的方向为现代汉语语法、汉国际中文教育。目前就职于大理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任研究生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语法、国际中文教学。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项(19BYY041),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一项(YB2018058)。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对象和范围
1.3 相关研究综述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1.5 理论基础
第2章 社会空间动词的方向系统与权势匹配原则
2.1 从物理空间到社会空间
2.2 社会空间动词方向的确定
2.3 社会空间动词方向系统
2.4 社会空间方向与社会空间动词的构词特征
2.5 社会空间动词动作的参与者
2.6 权势匹配原则及应用
2.7 小结
第3章 品高权势“位移”动词
3.1 趋向动词对高权势“位移”动词位移的凸显
3.2 介词对高权势“位移”动词位移的凸显
3.3 高权势“位移”动词对特殊句式的选择
3.4 小结
第4章 高权势“控制”类动词
4.1 高权势“控制”类动词的强制性程度差异
4.2 “控制”类动词的强制性特征对句法表现的影响
4.3 “使令”类动词的特殊句法语用现象
4.4 小结
第5章 高权势“言语行为”动词与“心理”动词
5.1 高权势“言语行为”动词
5.2 高权势“心理”动词
5.3 小结
第6章 低权势“位移”动词
6.1 低权势“位移”动词及动作参与者
6.2 低权势“位移”动词方向的凸显
6.3 低权势“位移”动词对特殊句式的选择
6.4 低权势“接受、服从”类动词
6.5 小结
第7章 低权势“心理”动词与“言语行为”动词
7.1 低权势“心理”动词
7.2 低权势“言语行为”动词
7.3 小结
第8章 社会空间动词与权势敏感结构
8.1 在NP的VP下
8.2 NP1在NP2(的)VP中
8.3 VP下
8.4 VP上
8.5 NP亲自VP
8.6 小结
第9章 社会空间动词的语体特征
9.1 社会空间动词的语体特征
9.2 社会空间动词的韵律特征及对权势关系的影响
9.3 语体特征对社会空间动词的塑造
9.4 社会空间动词的语体差异与句法表现差异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对象和范围
1.3 相关研究综述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1.5 理论基础
第2章 社会空间动词的方向系统与权势匹配原则
2.1 从物理空间到社会空间
2.2 社会空间动词方向的确定
2.3 社会空间动词方向系统
2.4 社会空间方向与社会空间动词的构词特征
2.5 社会空间动词动作的参与者
2.6 权势匹配原则及应用
2.7 小结
第3章 品高权势“位移”动词
3.1 趋向动词对高权势“位移”动词位移的凸显
3.2 介词对高权势“位移”动词位移的凸显
3.3 高权势“位移”动词对特殊句式的选择
3.4 小结
第4章 高权势“控制”类动词
4.1 高权势“控制”类动词的强制性程度差异
4.2 “控制”类动词的强制性特征对句法表现的影响
4.3 “使令”类动词的特殊句法语用现象
4.4 小结
第5章 高权势“言语行为”动词与“心理”动词
5.1 高权势“言语行为”动词
5.2 高权势“心理”动词
5.3 小结
第6章 低权势“位移”动词
6.1 低权势“位移”动词及动作参与者
6.2 低权势“位移”动词方向的凸显
6.3 低权势“位移”动词对特殊句式的选择
6.4 低权势“接受、服从”类动词
6.5 小结
第7章 低权势“心理”动词与“言语行为”动词
7.1 低权势“心理”动词
7.2 低权势“言语行为”动词
7.3 小结
第8章 社会空间动词与权势敏感结构
8.1 在NP的VP下
8.2 NP1在NP2(的)VP中
8.3 VP下
8.4 VP上
8.5 NP亲自VP
8.6 小结
第9章 社会空间动词的语体特征
9.1 社会空间动词的语体特征
9.2 社会空间动词的韵律特征及对权势关系的影响
9.3 语体特征对社会空间动词的塑造
9.4 社会空间动词的语体差异与句法表现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