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常铮著
页数:220页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7641085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以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辩护问题为研究主题,纵观本书,围辩护权、认罪认罚从宽、独立认罪认罚协商程序等主要关键词,主要讨论以下几个问题:(1)基本理论的阐述,旨在研究辩护权的基本理论问题。(2)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刑事辩护问题,旨在从理论层面论述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与辩护权的关系。(3)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刑事辩护的现状问题。(4)阐述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理论内核,即认罪协商,旨在从协商性司法的理论高度,厘清认罪认罚案件之中的刑事辩护问题的解决方法。(5)结合程序正义理念,并立足于我国当前法律规定,进一步提出了认罪认罚案件中辩护权保障的可行方法。
作者简介
常铮,北京衡宁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学士、经济学学士,中国政法大学刑事诉讼法学硕士,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
北京市第十三次妇女代表大会代表;首届“北京市十佳青年律师”;2012—2014年度北京市优秀律师;2009年度朝阳区公益法律服务先进个人;2018年获首都司法行政系统“法治好青年”推荐提名奖。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刑事专业委员会委员;第十一届北京市律师协会刑事诉讼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律师权益保障委员会副主任;第二届北京市东城区律师协会代表、理事;第四届北京市东城区律师协会理事、矛盾调处与惩戒委员会主任。
常铮律师长期专业从事刑事辩护与代理工作。2006年参与创建全国S家专业刑事律师事务所,并历任主任、合伙人。2019年发起创办北京衡宁律师事务所。常铮律师专注刑事法律业务10余年,成功办理了大量疑难、复杂、具有重大影响的案件,以职务犯罪、涉黑犯罪、经济犯罪辩护为专长,长期为国内多家大型企业集团提供刑事法律风控服务。
目录
第一章 辩护权的发展和完善
第一节 辫护权概论
一、辩护权的概念
二、辩护权的属性及特征
三、域外辩护制度的考量
四、我国辩护制度的发展
第二节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与辩护权
一、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促进辩护制度的新发展
二、保障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辩护权之意义
三、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辩护权的研究与保障之反思
四、立足刑事司法人权保障的法治高度,完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辩护权
第二章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与刑事辩护
第一节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基本概况及价值功能
一、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概况
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价值功能
第二节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刑事辩护的特点
一、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刑事辩护的新变化
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刑事辩护与权利保障的辩证关系
三、认罪认罚案件中律师辩护的新特点
第三节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辩护权
一、辩护权在认罪认罚案件中的核心地位
二、辩护权在认罪认罚案件中的重要作用
三、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与辩护权的关系
四、律师参与辩护是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基本要素
第三章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下刑事辩护的运行现状
第一节 认罪认罚案件刑事辩护的理论问题
一、对认罪认罚从宽程序属性的认识问题
二、对认罪认罚中刑事辩护意义的认识问题
三、对合作型控辩关系的把握问题
四、对值班律师身份定位的问题
第二节 被追诉人诉讼权利的保障问题
一、认罪认罚的自愿性审查机制问题
二、量刑协商的自愿、平等问题
三、反悔权的行使问题
四、上诉权的行使问题
第三节 律师行使辩护权的保障问题
一、侦查阶段的律师参与问题
二、会见权的行使问题
三、阅卷权的行使问题
四、律师参与量刑协商的保障问题
第四节 认罪认罚中刑事辩护的有效性问题
一、辩护律师的数量问题
二、传统辩护的方法问题
三、认罪认罚案件有效辩护效果体系的标准问题
第四章 认罪认罚从宽协商制度的建构
第一节 认罪认罚协商的基本原理
一、认罪认罚协商的基本原则
二、认罪认罚协商的原理与价值
第二节 构建独立的协商程序
一、认罪认罚协商程序独立化的基本价值
二、构建认罪认罚协商程序的基本体系
三、构建认罪认罚协商程序的配套机制
第三节 协商式辩护理念的倡导
一、诉讼合作引领协商理念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二、协商式辩护的理念与原则
三、检察机关主导与认罪认罚协商程序的良性互动
四、值班律师地位与职能的实质化、独立化
五、法律援助律师的有效参与
六、辩护律师充分全面参与协商
第五章 认罪认罚案件的程序正义保障机制
第一节 被追诉人诉讼权利的保障
一、知情权
二、程序选择权
三、反悔权
四、上诉权
五、认罪认罚作为诉讼权利
六、辩护律师如何维护被追诉人的诉讼权利
第二节 量刑协商公正机制的保障
一、量刑协商的现状与反思
二、量刑协商范围的扩展
三、量刑辩护的精细化
第三节 认罪认罚案件程序正义的制度保障
一、值班律师制度的完善
二、有效辩护制度
三、认罪认罚案件刑事辩护的专业化及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