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潘天舒
页数:246
出版社: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56282624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三篇,包括:人类学与发展研究、人类学与发展实践、世界体系中的发展人类学等。
本书特色
在由宏观理论述评、实践案例分析和反思质疑批评构成的大致框架内,本书分为“人类学与发展研究”、“人类学与发展实践”和“世界体系中的发展人类学”三大部分,即三大篇。第一篇各章所论及的议题包括:社会进化论与19世纪“科学”发展观、社会进化论与发展研究、文化与发展以及文化相对论与发展实践。第二篇的主要内容包括:田野研究与发展人类学、发展实践中的文化与社会因素、“男性偏见”与发展实践中的性别问题和农业“绿色革命”得失谈。本书的第三篇各章的专题分别是:人类学视野中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对于发展的人类学反思、“可持续发展”之辩和践行费孝通“迈向人民人类学”的理念。
目录
第一篇 人类学与发展研究
第一章 绪论
一、发展人类学与“针对发展的人类学”
二、发展人类学的学理与应用价值
三、本书内容辑要
第二章 社会进化论与19世纪“科学”发展观
一、综述
二、单线进化模式与社会发展阶段论:以泰勒和摩尔根的研究为例
三、社会达尔文主义与科学种族主义
四、总结
第三章 社会进化论与发展研究
一、综述
二、现代化理论和“文明冲突论”
三、新进化论和文化唯物主义发展观
四、对于经济发展与生活品质的反思
五、总结
第四章 文化与发展
一、综述
二、文化概念的科学意义
三、文化与自然习性的构建
四、文化作为世界观和价值体系
五、文化作为符号和象征体系
六、“贫困文化”的误区
七、文化资本与“符号暴力”
八、文化霸权与“软实力”
九、总结
第五章 文化相对主义与发展实践
一、综述
二、文化相对论的学术源头
三、相对主义的困境
四、总结
第二篇 人类学与发展实践
第六章 田野研究与发展人类学
一、综述
二、人类学研究方法的应用价值
三、发展路径、发展模式与发展项目周期
四、参与式观察与快速研究法
五、发展人类学与生产实践
六、文化资源管理
七、总结
第七章 发展实践中的文化和社会因素
……
第八章 “男性偏见”与发展实践中的性别问题
第九章 农业“绿色革命”得失谈
第三篇 世界体系中的发展人类学
第十章 人类学视野里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第十一章 反思发展
第十二章 “可持续发展”之辩
第十三章 发展“为人民服务”的人类学
参考文献
后记
第一章 绪论
一、发展人类学与“针对发展的人类学”
二、发展人类学的学理与应用价值
三、本书内容辑要
第二章 社会进化论与19世纪“科学”发展观
一、综述
二、单线进化模式与社会发展阶段论:以泰勒和摩尔根的研究为例
三、社会达尔文主义与科学种族主义
四、总结
第三章 社会进化论与发展研究
一、综述
二、现代化理论和“文明冲突论”
三、新进化论和文化唯物主义发展观
四、对于经济发展与生活品质的反思
五、总结
第四章 文化与发展
一、综述
二、文化概念的科学意义
三、文化与自然习性的构建
四、文化作为世界观和价值体系
五、文化作为符号和象征体系
六、“贫困文化”的误区
七、文化资本与“符号暴力”
八、文化霸权与“软实力”
九、总结
第五章 文化相对主义与发展实践
一、综述
二、文化相对论的学术源头
三、相对主义的困境
四、总结
第二篇 人类学与发展实践
第六章 田野研究与发展人类学
一、综述
二、人类学研究方法的应用价值
三、发展路径、发展模式与发展项目周期
四、参与式观察与快速研究法
五、发展人类学与生产实践
六、文化资源管理
七、总结
第七章 发展实践中的文化和社会因素
……
第八章 “男性偏见”与发展实践中的性别问题
第九章 农业“绿色革命”得失谈
第三篇 世界体系中的发展人类学
第十章 人类学视野里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第十一章 反思发展
第十二章 “可持续发展”之辩
第十三章 发展“为人民服务”的人类学
参考文献
后记
节选
《发展人类学概论》主要内容包括:文化与自然习性的构建、文化作为世界观和价值体系、文化作为符号和象征体系、“贫困文化”的误区、文化资本与“符号暴力”、文化霸权与“软实力”、文化相对主义与发展实践、文化相对论的学术源头、相对主义的困境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