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唐爱军
页数:224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52073410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1843年创作、批判黑格尔哲学的一部经典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目前的一部里程碑式作品。
本书以“学原著、读原文、悟原理”为宗旨,共分五章,围绕《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写作背景、基本内容、思想观点、理论价值等展开全面深入解读,对马克思揭露黑格尔法哲学唯心主义实质与官僚政治的谎言,以及提出“人民主权”“民主共和国”等现代国家基本形式等观点,进行深入剖析。最后以广阔视角揭示《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对于当代中国的时代价值和启示。本书加入丰富的知识链接和珍贵历史图片,力求以生动鲜活的方式全方位立体呈现《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来龙去脉、历史地位和现代意义。
作者简介
唐爱军,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意识形态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复旦大学哲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道路与中国话语、意识形态、韦伯现代性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出版专著4部,独立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北京大学学报》《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等刊物发表文章100余篇。
本书特色
1.《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青年时期一部未完成的书稿,也是他逐步脱离黑格尔主义的唯心史观、开始向唯物史观发生根本转变的第一部著作。马克思在本书中揭示了黑格尔法哲学唯心主义的实质和官僚政治的谎言,提出了“人民主权”“民主共和国”等现代国家的基本形式,开创了以特殊利益(后来发展为阶级利益)研究官僚制度的先河。
2.本书阐释简明通俗,深入浅出,对于广大党员干部重温经典,感悟真理力量,坚定信仰,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目录
序
第一章《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写作的主要背景
一、遭遇“物质利益”难题
二、“成为费尔巴哈派”
三、“官方哲学”的核心观点
(一)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区分
(二)国家高于市民社会
第二章《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基本内容
一、市民社会决定国家
(一)市民社会概念的历史演变
(二)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基本内容
(三)马克思主义的市民社会理论
二、对黑格尔王权、行政权和立法权的批判
(一)对黑格尔王权的批判
(二)对黑格尔行政权和官僚政治的批判
(三)对黑格尔立法权的批判
三、马克思人本主义思想
(一)批判黑格尔的观念主体,把人确立为真正的主体
(二)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
(三)立足人的本质,批判导致人分化的一切其他力量
第三章《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理论延伸
第四章《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与青年马克思政治批判
第五章《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当代启示
结语
第一章《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写作的主要背景
一、遭遇“物质利益”难题
二、“成为费尔巴哈派”
三、“官方哲学”的核心观点
(一)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区分
(二)国家高于市民社会
第二章《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基本内容
一、市民社会决定国家
(一)市民社会概念的历史演变
(二)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基本内容
(三)马克思主义的市民社会理论
二、对黑格尔王权、行政权和立法权的批判
(一)对黑格尔王权的批判
(二)对黑格尔行政权和官僚政治的批判
(三)对黑格尔立法权的批判
三、马克思人本主义思想
(一)批判黑格尔的观念主体,把人确立为真正的主体
(二)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
(三)立足人的本质,批判导致人分化的一切其他力量
第三章《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理论延伸
第四章《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与青年马克思政治批判
第五章《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当代启示
结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