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哲平著
页数:219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50047477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尝试着把“道”范畴从哲学的语境移至美学的维度进行通观整合,以期揭示“道”范畴更为深邃丰富的审美本质和内涵,寻绎其衍变、延拓和生成的规律,昭示中国美学的独特精神。这对于形成跨学科的对话与交流,拓展当前美学研究的路径,建构中国美学范畴体系定会有所裨益。
作者简介
王哲平,浙江临海人,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新闻学系教授,文学博士、新闻传播学博士后,美国南加州大学富布赖特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影视传播、广电新闻和文艺美学研究。
相关资料
第一章 沿波讨源:“道”的原起与嬗变“道”之理脉,源远流长。“道”由原初的一个具体指称,逐渐衍化为一个抽象的哲学概念,终又拓展成一个独立的美学范畴,其间经历了一个从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逻辑进程。振叶寻根,观澜索源,我们不仅可以洞悉“道”的参伍因革,深富遐亘,而且亦能窥见中国古代贤哲探究审美问题的思维历程。故此,本章仅就“道”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流衍,举其大要述之。一 “道”的原起(一)“道”的本旨原始文化遗物本真的状态不仅是早期人类生存斗争和生活世界的一种历史浓缩,而且这些器物在形态上从简单到复杂、从粗糙到精致的巨大演变也是人类审美意识发生和发展的一种有力确证。如果离开对考古资料的实证考察,审美发生学研究将会变成一种纯粹的思辨玄想。因此.直接从考古发现的事实材料出发,追索远古时代的审美历史,已被公认为最具学术价值的一种研究途径。据张立文先生考证:“甲骨文中虽未见有道字,但有途字
本书特色
《中国古典美学道范畴论纲》是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节选
《中国古典美学道范畴论纲》尝试着把〔道〕范畴从哲学的语境移至美学的维度进行通观整合,以期揭示〔道〕范畴更为深邃丰富的审美本质和内涵,寻绎其衍变、延拓和生成的规律,昭示中国美学的独特精神。这对于形成跨学科的对话与交流,拓展当前美学研究的路径,建构中国美学范畴体系定会有所裨益。















